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精品解析:2021年湖南省怀化市中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


初中 九年级 上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6页2.15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精品解析:2021年湖南省怀化市中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
文档介绍:
2021年怀化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试卷历史
温馨提示:
(1)本学科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试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
(2)请你将姓名、准考证号等相关信息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上。
(3)请你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1.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我们把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称为( )
A. 甲骨文 B. 金文 C. 小篆 D. 隶书
【答案】A
【解析】
【详解】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成为甲骨文,甲骨文是中国发现的古代文字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证明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故A符合题意;金文是西周是刻在青铜器上文字,排除B;小篆是秦朝时期出现字体,排除C;隶书是秦朝时期出现字体,排除D。故选A。
2. 他进一步推进汉化措施,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等。文中的他是( )
A. 冯太后 B. 汉武帝 C. 光武帝 D. 孝文帝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北魏是由少数名族鲜卑族拓跋氏建立起来的政权。为巩固统治,学****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北魏孝文帝实行汉化改革,题干信息就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故D正确;ABC错误。综上故选D。
3. 明朝王世贞从是否适合配乐演唱的角度分析文学的发展创新,认为“词不快北耳而后有北曲,北曲不谐南耳而后有南曲”,“曲者,词之变”。他所描述的这一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现象发生于( )
A. 汉朝 B. 唐朝 C. 元朝 D. 明朝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是否适合配乐演唱的角度”“曲者,词之变”并结合所学可知,元朝出现了元曲,可以把宋词演唱出来,故C正确;汉朝未出现“词”“曲”,故A错误;唐朝文学形式主要是诗,故B错误;明朝在前人基础上发展的昆曲,故D错误。综上故选C。
4. 明代宋应星所著的一书中全面记载了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经验技术,他引用《尚书》的内容写道,“润下作咸,武王访箕子而首闻其义”,强调制盐是圣王也要重视的事,在一幅《治丝图)》中,他所绘的纺织工人戴着指套和绑腿,俨然知识分子装束。此书是( )
A. 《齐民要术》 B. 《天工开物》 C. 《农政全书》 D. 《本草纲目》
【答案】B
【解析】
【详解】明朝时期宋应星编著《天工开物》,这部著作是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总结,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被誉为“中国 17 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故B符合题意;《齐民要术》是贾思勰编著农书,排除A;《农政全书》是徐光启编著的农书,排除C;《本草纲目》是李时珍编著的医学著作,排除D。故选B。
5. 1856年秋,杨秀清逼洪秀全封他为“万岁”,意图篡位。结果杨秀清被杀,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率部出走,太平军损失惨重,人心士气受到严重影响。由此可见,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 石达开的意气用事 B. 杨秀清的过错
C.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D. “扶清灭洋’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杨秀清逼洪秀全封他为“万岁”,意图篡位。结果杨秀清被杀,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率部出走,太平军损失惨重,人心士气受到严重影响”并结合所学可知,由于太平天国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提不出一个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广大将士参加革命的目的并不明确;在定都天京以后,领导者封建特权思想膨胀,争权夺利,贪图享乐,结果断送了革命前程,故C正确;A、B都是太平天国农民阶级局限性的表现,故错误;“扶清灭洋”是义和团的口号,故D错误。综上故选C。
6. 有学者撰文指出:1840年以来中国人向西方学****经历一个始而言技(学技术),继而言政(学制度),进而言教(学思想)的过程。下列选项与材料无关的是( )
A. 洋务运动 B. 维新变法运动 C. 辛亥革命 D. 义和团运动
【答案】D
【解析】
【详解】1840年以来中国人向西方学****经历一个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的过程。其中器物是指洋务运动,制度是指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思想是指新文化运动。义和团运动不属于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的表现,故D符合题意,A、B和C排除。故选D。
7. 慈禧太后对列强没有把她作为“祸首”来惩办,感激涕零,保证今后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此番言论是在哪个条约签订后(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答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