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说明:在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 某同学准备以“两汉时期中外文明交流”为题撰写文章。下列事件可以作为史实依据的是( ) A. 北魏孝文帝改革 B. 玄奘西行 C. 丝绸之路的开通 D. 鉴真东渡 【答案】C 【解析】 【详解】在张骞通西域的基础上,西汉开辟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故C符合题意;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排除A;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发生在唐朝,排除BD。故选C。 2. 建构示意图是历史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图中横线处的主题表述最恰当的是( ) A.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B. 盛世局面形成与发展 C. 兼容并包的社会新风貌 D. 西北边疆的巩固措施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标志着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管辖。清朝设置伊犁将军,加强了对新疆的管辖。元朝设立宣政院,直接统辖西藏。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1684年,康熙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加强对台湾的管辖。这些措施都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故A符合题意;题干史实的主题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排除B;兼容并包的社会新风貌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C;西北边疆的巩固措施与西藏、台湾无关,排除D。故选A。 3. 下列示意图展示了近代以来两次列强侵华战争后通商口岸地理位置变化。这一变化反映了( )
A. 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人到中国腹地 B. 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C. 中国已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了严重破坏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左图是《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开放的通商口岸都在东南沿海;右图是《马关条约》,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深入到长江中下游,故通商口岸示意图的变化反映了列强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深入到中国腹地,故选A;《辛丑条约》使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C错误;D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 4. 近代前期,面对内忧外患,中国社会各阶层掀起了救亡图存运动。下列人物与历史事件对应正确的是( ) ①李鸿章——洋务运动 ②康有为——戊戌变法 ③孙中山——辛亥革命 ④陈独秀——新文化运动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近代化经历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经历了学****西方的器物、到学****西方的制度,再到学****西方的思想文化,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递进的过程。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有奕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和张之洞等;戊戌变法的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和谭嗣同等;辛亥革命的领导人有孙中山、黄兴等;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有陈独秀、鲁迅、胡适和李大钊等,①②③④均正确,故选D;ABC不符合题意,排除。 5. “我军这一战略行动,恰似一把利剑插进蒋介石反动统治的心脏……从此,中国人民解放军由内线作战转为外线作战,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材料中的“这一战略行动”是指( ) A. 平型关大捷 B. 百团大战 C. 挺进大别山 D. 渡江战役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威胁到国民党的统治中心南京和武汉,恰似一把利剑插进蒋介石反动统治的心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故C符合题意;平型关大捷和百团大战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与中国人民解放军不符,排除AB;渡江战役解放了南京,标志着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结束,排除D。故选C。 6. 2021年4月29日,我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中华民族的问天长歌又奏响了新的乐章。下列选项与上述成就属于同一领域的是( ) A. 1964年第一颗***爆炸成功 B. 1967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 2003年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 D. 2012年“辽宁舰”交接入列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材料“2021年4月29日,我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中华民族的问天长歌又奏响了新的乐章”可知反映了我国在空间技术领域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的行列,而在2003年神舟五号飞船载入太空就为空间站的建立打下基础,故选C;AB都是核技术领域,排除;“辽宁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