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2020年中考历史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每小题3分,共60分) 1.识读历史地图是学****历史的方法之一。下图所示的重要战役是 A. 阪泉之战 B. 牧野之战 C. 涿鹿之战 D. 巨鹿之战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周”、“牧野”等信息可知图示内容反映的是牧野之战,前1046年,武王伐纣,发生牧野之战,商灭亡,西周建立,故B符合题意;阪泉之战、涿鹿之战均发生在传说时代,故AC均不符合题意;巨鹿之战,消灭了秦军主力,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有鉴于台湾所用南明永历年号的钱文甚多,1689年,清政府发行“康熙通宝”钱币,其背面刻有满文、汉文书写的“台”字。这表明清朝 A. 推翻了南明政权的统治 B. 大力推行文化专制政策 C. 加强对台湾的有效管辖 D. 货币受南明钱文影响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清政府发行刻有“台”字的钱币是为了解决台湾使用南明年号钱币的情况,说明清朝通过货币改革强化对台湾的主权,加强了对台湾的管辖,故选C;在此之前南明政权已经被推翻,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货币改革政策,不是文化专制,排除B;由于历史遗留,台湾使用南明钱文的情况较多,而非台湾货币钱文受南明影响大,排除D。故选C。 3.19世纪60年代初,法国巴特雷上尉写信给雨果说:“这次远征行动是干得体面而漂亮,是法兰西和英格兰共享之荣耀。”英法所谓的“荣耀”是 A. 火烧圆明园 B. 旅顺大屠杀 C. ***义和团 D. 南京大屠杀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19世纪60年代初”、“远征行动”、“英法”等信息判断可知这次“行动”应该是1856—1860年英法联军与清王朝之间爆发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在这次战争中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城,火烧了圆明园,故选A;旅顺大屠杀发生于甲午中日战争期间,排除B;***义和团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排除C;南京大屠杀发生于抗日战争期间,排除D。故选A。 4.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钟南山院士称赞武汉“本来就是一座英雄的城市”。作为“英雄的城市”,武汉曾爆发了 A. 萍浏醴起义 B. 安庆起义 C. 黄花岗起义 D. 武昌起义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揭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故D符合题意;萍浏醴起义是江西萍乡、湖南浏阳、醴陵地区会党和矿工发动的反清武装起义,与武汉地区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安庆起义爆发于安徽安庆,故B不符合题意;黄花岗起义在广州举行,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 5.造成下表项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府院之争 B. 军阀纷争 C. 列强侵略 D. 农民战争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图中数据可知,农户和耕地面积在1914年到1918年大幅度减少,荒地面积增加,军费开支巨大,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和军阀纷争有关。北洋军阀的割据局面给中国带来巨大影响,破坏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土地荒芜,故B项正确;北洋时期的府院之争有两次,一次是黎元洪总统和段祺瑞总理之争,另一次是冯国璋总统与段祺瑞总理之争,A项和材料没有直接的联系,A项错误;1914年到1918年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C项错误;1914年到1918年没有出现农民战争,D项错误;故选B。 6.下面时间轴反映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进程,其中“★”处对应的内容是 A. 辛亥革命 B. 二次革命 C. 国民革命 D. 土地革命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国民革命开始,到1927年,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政变,国民革命失败,故C符合题意;辛亥革命发生在1911年,故A不符合题意;二次革命发生在1913年,故B不符合题意;土地革命是从1927年到1937年,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7.***曾豪迈地说,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下图中,“彭大将军”正指挥 A. 平型关战役 B. 台儿庄战役 C. 淞沪会战 D. 百团大战 【答案】D 【解析】 【详解】考查点:百团大战。解题思路:材料中“彭大将军”是指彭德怀。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了百团大战,振奋了抗战精神,故D符合题意;平型关战役包括林彪指挥的平型关大捷,排除A;台儿庄战役是由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的,排除B;淞沪会战是国民政府正面抗战的著名会战,排除C。故选D。 8.在已经决定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总框架下,1953年,我国开始了 A. 土地改革 B. “三反”运动 C. 三大改造 D. 大跃进运动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