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精品解析:江苏省南京市2020年中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


初中 九年级 上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4页611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精品解析:江苏省南京市2020年中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
文档介绍:
南京市2020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共6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历史(开卷)
一、单项选择题
1. 某遗址考古发现中.最引人注目的稻作生产工具是骨耜。该遗址可能是
A. 北京人遗址 B. 山顶洞人遗址 C. 河姆渡遗址 D. 半坡遗址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需知识可知,骨耜的出现说明原始农业出现。河姆渡遗址的居民种植水稻,使用磨制工具,其中骨耜最为典型,C正确;北京人遗址居民和山顶洞遗址居民都以采集渔猎为主,AB错误;半坡遗址居民主要种植粟。D错误。综上故选C。
2. “加强了西城、中亚地区和中原的经济文化联系,使汉文化传播到了西方,西方的文化也传到了中原。”这得益于
A. 丝调之路的开通 B. 孝文帝改革 C. 玄奘西行天竺 D. 郑和下西洋
【答案】A
【解析】
【详解】考查点:丝绸之路。解题思路:分析材料,掌握丝绸之路的影响。根据“加强了西城、中亚地区和中原的经济文化联系,使汉文化传播到了西方,西方的文化也传到了中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丝绸之路的影响,汉朝的使者商人接踵西行,西域的使者商人也纷纷东来,他们把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经过河西走廊,经西域,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的大秦(古罗马帝国),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东西方经济与文化的交流,加强了与西域各国、中亚地区和中原的经济文化联系,使汉文化传播到了西方,西方的文化也传到了中原,A符合题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B排除;玄奘西行天竺促进了中印之间的交流,C排除;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联系,D排除。故选择A。
3. 使远洋航海摆脱以往白昼望日、夜间观星局面的发明是
A. 造纸术 B. 指南针 C. 印刷术 D. ***
【答案】B
【解析】
【详解】指南针可以为航海指示南北方向,故B符合题意;造纸术是书写材料的革命,排除A;印刷术是古代印刷方法的革新,方便了人们印刷书籍,传播知识,排除
A;***的发明标志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增强,对军事武器的进步也有着重要意义,排除D。故选B。
4. 下面材料描述的著作是
A. 《伤寒杂病论》 B. 《齐民要术》
C. 《本草纲目》 D. 《天工开物》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草纲目》是明代医学家李时珍的著作,收药1892种,附图1109种,被誉为“东方医学宝典”,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故C符合题意;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排除A;《齐民要术》是北魏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学著作,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是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排除BD。故选C。
5. 清朝前期,政府先后出台了禁止南洋贸易只准粤海关一口贸易等政策。这些政策
A. 加速了北方人口的南迁 B. 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
C. 扭转了尚武轻文的风气 D. 妨碍了中外经济的交流
【答案】D
【解析】
【详解】考查点:闭关锁国政策。解题思路:本题考查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准确理解闭关锁国政策的概念是解题关键,闭关锁国政策并非绝对禁止对外贸易,而是严格限制对外贸易。根据“外商只准在粤海关一口贸易”可知,材料反映了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闭关锁国政策,一定程度上起到防范沿海人民抗清斗争的作用,但使失去了开辟海外市场的契机,妨碍了中外经济的交流,中国与世界隔离,使中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趋势,D符合题意;闭关锁国政策与加速了北方人口的南迁无关,A排除;科举制度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B排除;北宋重文轻武政策扭转了尚武轻文的风气,C排除。故选择D。
6. 为了集中革命力量,1905年8月,孙中山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了
A. 兴中会 B. 华兴会 C. 光复会 D. 中国同盟会
【答案】D
【解析】
【详解】1905年8月,孙中山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故D符合题意;兴中会是孙中山于1894年在美国檀香山创建的中国近代第一个民主革命团体,华兴会是1904年黄兴在湖南长沙正式成立民主革命团体,光复会是1904年在上海创立的以龚宝铨组织的军国民教育会暗杀团为基础的民主革命团体,排除ABC。故选D。
7. “小学课本改用白话。国文课"改称"国语课'“倡导这一变革的是
A. 林则徐 B. 李鸿章 C. 梁启超 D. 胡适
【答案】D
【解析】
【详解】考查点:新文化运动。解题思路:识记新文化运动中倡导白话文的人物。材料反映的是倡导白话文,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学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