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精品解析:辽宁省丹东市2020年中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


初中 九年级 上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2页340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精品解析:辽宁省丹东市2020年中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
文档介绍:
辽宁省丹东市2020年中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半坡人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是
A. 小麦 B. 水稻 C. 玉米 D. 粟
【答案】D
【解析】
【详解】考查点:半坡居民的生活。解题思路:根据“半坡人”、“农作物”等信息可知本题考查的是半坡人主要种植的农作物。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半坡人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是粟,故选D;小麦原产西亚地区,不是半坡人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排除A;水稻是河姆渡人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排除B;玉米原产美洲,和半坡人无关,排除C。故选D。
2.周初,周王为稳定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将土地和人民授予宗亲和功臣。这种制度是
A. 三省六部制 B. 分封制 C. 宗法制 D. 郡县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将土地和人民授予宗亲和功臣的制度是分封制,故选B;三省六部制是中央行政制度,和授予土地、人民无关,排除A;宗法制是按照血缘亲属关系分配政治权力,与题意不符,排除C;郡县制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排除D。故选B。
3.提出“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的思想家是
A. 孔子 B. 孟子 C. 庄子 D. 韩非子
【答案】A
【解析】
【详解】孔子的思想核心之一是”仁“,他提出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主张,故选A;孟子的主张是仁政,没有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主张,排除A;庄子是道家代表,主张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追求精神自由,排除C;韩非子是法家代表,主张依法治国,排除D。故选A。
4.在北方民族交融的趋势下,北魏原有旧俗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统治需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北魏孝文帝进行了改革。改革的措施有
①迁都北京 ②改鲜卑姓为汉姓 ③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 ④以汉服代替鲜卑服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为了巩固统治,北魏孝文帝进行了改革,大力实行汉化政策,改革的措施有改鲜卑姓为汉姓、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 、以汉服代替鲜卑服等,②③④正确; 孝文帝迁都洛阳而非北京, ①错误。故选C。
5.“有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夏官。一个进行洗劫,另一个放火焚烧。在历史的审判台前,-个强盗叫作法国,另一个则叫作英国。”这则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B. 八国联军占领北京
C. “亚罗号事件” D. “马神甫事件”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夏宫“指的是圆明园,夏宫被两个叫英、法的强盗焚烧是指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故选A;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圆明园早已被烧毁过,排除B;CD是英法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与题意无关,排除。故选A。
6.在1895年签订的,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不平等条约是
A. 《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895年甲午战争之后签订的《马关条约》中规定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故选C;《北京条约》签订于1860年,《天津条约》签订于1858年,《辛丑条约》签订于1901年,都与题意时间不符,排除ABD。故选C。
7.19世纪末,带动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的状元实业家是
A. 张謇 B. 卢作孚 C. 侯德榜 D. 荣德生
【答案】A
【解析】
【详解】考查点:张謇。根据“实业救国”、“状元实业家”可知本题考查的是张謇。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9世纪末,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曾经考取状元的张謇毅然投身事业,走上实业救国的道路,故选A;卢作孚、侯德榜和荣德胜没有有在科举制中获得过状元,与“状元实业家”不符,排除BCD。故选A。
8.关于科举制创立和废除的朝代正确的是
A. 秦朝创立明朝废除 B. 秦朝创立清朝废除
C. 南朝创立明朝废除 D. 隋朝创立清朝废除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隋朝时,隋炀帝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创立;1905年,清朝废除科举制;故D符合题意,ABC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
9.中国共产党召开的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的会议是
A. 中共二大 B. 中共三大 C. “八七会议” D. 遵义会议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遵义会议是在长征途中,面临国民党军队围追堵截,生死攸关的时候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是中共第一次独立的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自身所面临的问题,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故选D;中共二大的召开制定了符合中国社会实际的民主革命纲领,排除A;中共三大上通过了与国民党合作的决议,排除B;“八七会议”做出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和开展土地革命的决定,排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