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主题02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讲解篇)-【领跑中考】备战2020年中考历史大盘点(部编版).doc


初中 九年级 上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5页6.58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主题02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讲解篇)-【领跑中考】备战2020年中考历史大盘点(部编版).doc
文档介绍:
主题02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约前2070~前221年)
中国
世界
阶段
特征
政治:部落联盟(“公天下”)→王朝(“家天下”);夏朝世袭制代替禅让制;西周实行分封制,东周时期,出现社会变革.
经济:青铜时代→铁器时代;井田制→土地私有制(牛耕)
思想文化:商周时期采用甲骨文记事;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亚非地区:古埃及、古巴比伦文明由繁荣走向衰亡,古印度文明进入鼎盛时期
欧洲地区:古希腊文明高度繁荣,雅典民主政治迎来“黄金时代”→亚历山大帝国→古希腊衰落、古罗马文明形成并发展
考点 1 夏朝的建立夏、商、西周的更替 西周分封制
2011版课标:知道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国家的产生,知道夏、商、周三代的更替,了解西周的分封制及其作用
1.夏朝的建立
创建国家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定都阳城(今河南登封)
制度变革
禹的儿子启继承父位,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家天下”代替了“公天下”
政权建设
修建城池,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制定历法“夏历”
建立意义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王朝的产生
使我国由原始社会进入到奴隶社会,阶级分化愈加严重
【名词解释】世袭制:指王位、爵号和财产按照家族血缘关系世代继承下去的制度。
2.夏、商、西周的更替
朝代
夏朝
商朝(又称殷朝或殷商)
西周
存续时间
约公元前2070年~约公元前1600年
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
建立者

汤(又称成汤)
周武王
都城
阳城(今河南登封)
亳(今河南郑州)、殷(今河南安阳)等
镐京(在今陕西西安)
亡国之君


周幽王
重大事件
商汤灭夏: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7世纪最后一年),商的首领联络周边部落打败夏王桀,夏朝灭亡
(1)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迁都到殷,统治逐渐稳定(史称盘庚迁殷),因此商朝又称殷朝或殷商
(2)武王伐纣: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联合各地势力在牧野打败商朝军队,占领商都,商朝灭亡
西周初年,推行分封制
周厉王时期“国人暴动”
周幽王时期犬戎(少数民族)攻破镐京,西周灭亡
【特别提醒】 夏商周灭亡的共同原因:统治者实行暴政,与民争利,失去民心。
3.西周分封制
背景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建立西周;西周疆域广阔;当时交通,通讯手段落后
目的
稳定周初政治形势,巩固疆土(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
原则
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
周初分封诸侯国分布图
关键信息:镐京、洛邑
分布特点:黄河中下游地区
主要内容
“授民授疆土”:周王依据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
诸侯义务:诸侯须服从周王命令,治理诸侯国,并拱卫周王室(定期向周王朝觐、纳贡、服役;服从周王调兵,共同抵御少数民族侵扰)
分封概况
同姓诸侯国居多,且占据了富庶地区、战略重地和交通要冲
主要诸侯国有卫、鲁、齐、宋、晋、燕等国
社会
等级
“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奴隶”
作用
加强对地方控制:通过逐级分封,将血缘关系与国家行政体系结合起来,编织起由中央向四方扩散的控制网络。打破了夏商时期众邦林立的状态,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
稳定政局与扩大统治范围:使西周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密切了同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对疆域的控制更加稳固,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
加强周王室内部团结:让同姓子弟分享了一部分统治权力,较好地调解了嫡长子与诸子的关系,巩固了周部族内部团结
消极
影响
受封诸侯不断强大,对中央政权构成威胁;分散了国家权力,为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埋下了祸根
【名词解释】
1.宗法制:中国古代家庭内部区分亲疏关系的制度,源于父系氏族家长制,由周代形成一套制度,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在宗法制下,属于同一原始血缘的后代被分为大宗和小宗两支系,大宗就是始祖之下的嫡长子及嫡长子系,嫡长子又称宗子,在同一代中,其余的诸子又称庶子,在小宗中也有大宗小宗之分。宗法制主要用于区分嫡庶、亲疏关系,目的是在家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