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主题04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讲解篇)-【领跑中考】备战2020年中考历史大盘点(部编版).doc


初中 九年级 上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7页16.15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主题04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讲解篇)-【领跑中考】备战2020年中考历史大盘点(部编版).doc
文档介绍:
模块三 中国现代史
(1949年10月至今)
主题04: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中国
世界
阶段
(1)政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政治: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使社会主义运动遭受巨大挫折;两极格局走向瓦解,世界政治格局朝多极化趋势发展
特征
(2)经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外开放);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3)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
(2)经济:欧洲联盟和世界贸易组织成立,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中外
联系
中国实施对外开放政策,加强与世界的经济联系,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推动建立合理、平等、公正、共享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考点1 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繁荣发展
2011版课标:通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认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意义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背景
我国是由56个民族共同构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
含义
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设置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在自治区域内,由当地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
目的
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法律
依据
(1)1949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立下来
(2)1954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写入宪法
(3)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
实施
状况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70%以上的少数民族生活在民族自治区域:
(1)全国已经建立内蒙古(1947年)、新疆(1955年)、广西(1958年)、宁夏(1958年)、西藏[1965年)五个自治区
(2)设立了30个民族自治州,100多个民族自治县(旗)
地位
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意义
采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来解决中国民族问题,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各民族共同利益的正确选择
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
(3)对实现民族平等、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巩固祖国统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奠定了基础
【认识启示】
1.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之间相互学****相互影响,促进了民族融合和民族进步。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民族友好交往是民族关系的主流。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基本政策,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有利于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长期制度。
3.我们要树立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的意识,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共同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
4.坚决打击民族分离主义,坚决打击破坏民族团结的势力,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细节提示】
民族区域自治地区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同时也与“特别行政区”有区别。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