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2020年中考历史考前冲刺卷(五)(解析版).doc


初中 九年级 下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3页536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2020年中考历史考前冲刺卷(五)(解析版).doc
文档介绍:
2020年中考历史考前冲刺卷(五)
第I卷(选择题 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五一期间,小明在北京周口店参观了一处距今大约70万~20万年之间的早期人类遗址。由此可以推断,他参观的这处早期人类遗址是(  )
A. 元谋人遗址 B. 北京人遗址 C. 半坡人遗址 D. 河姆渡人遗址
【答案】B
【解析】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的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手脚分工明显,但已经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北京人制造的石器是打制石器。北京人将石块敲打成粗糙的石器,把树枝砍成木棒,凭着极原始的工具同大自然进行艰苦的斗争,过着群居生活。故选B。
2.孔子认为真正的公平教育是根据学生不同的智力基础和知识水平提实施不同的教育,这样才能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下列主张体现出上述孔子教育理念的是(  )
A. 仁者爱人     B. 有教无类    C. 因材施教     D. 为政以德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孔子的思想相关知识。依据“根据学生不同的智力基础和知识水平提实施不同的教育”并根据所学分析,孔子认为禀赋在中等水平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高深的学问,禀赋在中等以下水平的人,则不宜讲授高深的学问。他主张根据学生才智、性格、特点等不同情况实施不同的教育,C符合题意,故选C。ABD三项均与题中描述不符合,故排除ABD。故选C。
3.商人们载着汉朝的丝绸等货物,从长安穿过河西走廊,经西域运往中亚、西亚,再转运到更远的欧洲;又把西域的物产和奇珍异宝运到中原。这一壮举始于(  )
A. 秦朝       B. 西汉       C. 东汉       D. 西晋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丝绸之路的相关知识。依题和所学可知,西汉时,汉武帝派张骞通西域,自从张骞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后,汉朝和西域的使者开始相互往来,商人们载着汉朝的丝绸等货物,从长安穿过河西走廊,经西域运往中亚、西亚,再转运到更远的欧洲,又把西域的物产和奇珍异宝运到中原,这条路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故B正确。ACD.均不正确,故排除ACD。故选B。
4.《后汉书》载“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使材料中涉及的书写材料发生根本性变化的是(  )
A. 张仲景     B. 蔡伦       C. 李春       D. 司马光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时期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用树皮、麻头等便宜易得的原料造出便于书写的纸,代替了之前的竹简和缣帛,这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A项张仲景是医学家;C项李春是赵州桥的设计者;D项是司马光主持编纂了《资治通鉴》。故选B。
5.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他们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敬佩又较稳定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遏制了创造力,培育了顺从性。”“这一制度”指的是(  )
A. 分封制     B. 中央集权制   C. 三省六部制   D. 科举制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给出的“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敬佩又较稳定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遏制了创造力,培育了顺从性”可知评述的是科举制度。科举制度使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凭才学做官;选拔官吏的权力,也从地方集中到朝廷。但为了选拔能听命于皇帝的官吏,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答卷的文体必须是“八股文”。许多读书人为了中试,只顾埋头攻读经书,不讲究实际学问,考中做官后,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故选D。
6.《全球通史》:“在15世纪早期这段异乎寻常的历史中,……航海业以其杰出的技术和惊人的范围,明确证明了中国在世界航海业中的领先地位”。能证明以上观点的是(  )
A. 郑和下西洋  B. 吴国船队到夷洲   C. 郑成功收复台湾  D. 清军进入台湾
【答案】A
【解析】据所学知,能够证明中国在15世纪在世界航海业中的领先地位的事件是郑和下西洋,1405到1433年,郑和率船队先后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多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故选A。
7.《乾隆御制诗》中有“间年外域有人来,宁可求全关不开。人事天时诚极盛,盈虚默念惧增哉。”由此分析这一时期实行的政策是(  )
A. 闭关锁国    B. 重文轻武    C. 重农抑商    D. 文字狱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中“间年外域有人来,宁可求全关不开。人事天时诚极盛,盈虚默念惧增哉。”这首诗表明了清朝对外政策的基本立场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