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2(河北卷)-历史(全解全析).docx


高中 高二 下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5页726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2(河北卷)-历史(全解全析).docx
文档介绍:
绝密★启用前
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2【河北卷】
历 史
(考试时间:75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钱穆在《中国社会演变》一文中指出:“不论西周氏族,乃至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中国周代封建)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这说明分封制(  )
A.确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意识 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
C.强化了王室对土地人口的控制 D.有利于后世统一国家的建立
【答案】D
【详解】根据材料“全在此制度(中国周代封建)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钱穆认为西周分封制在政治、文化等方面孕育着统一因素,有利于后世统一国家的建立,D项正确;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和意识确立于秦朝,而非西周分封制,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分封制孕育着统一因素,没有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情况,排除B项;分封制下,地方诸侯独立性较强,周王室无法有效控制地方的土地和人口,排除C项。故选D项。
2.汉初,民间商业借贷发展迅速,但也带来了“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等社会问题;汉武帝时期,政府制定法律对民间借贷进行调控,规定了贷款利率。政府这些做法旨在(   )
A.维护政治统治的稳定 B.规范商业交易行为
C.推动官营商业的发展 D.抑制社会经济活力
【答案】A
【详解】根据材料“汉初,民间商业借贷发展迅速,但也带来了“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等社会问题;汉武帝时期,政府制定法律对民间借贷进行调控,规定了贷款利率。”可知,反映了汉代民间借贷发展带来了卖田宅子孙的社会问题,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影响政治安全,体现了汉武帝维护政治统治稳定的目的,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对商业交易行为规范的信息,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官营商业发展的信息,排除C项;材料的主旨是维护政治统治,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
3.以下是《唐会要》中关于尚书仆射的记载。这些记载反映出尚书仆射的设置(   )
◎秦:始置,为少府属官,盖掌少府文书法令。◎东汉:尚书台之副。
◎唐太宗:尚书省长官,位同丞相。
◎唐中宗:不再是宰相,仅是虚职,属荣誉性赏功之官。
◎安史之乱后:仆射必加同平章事,始为宰相。
A.使中枢权力机构基本完备 B.受到选官制度的直接影响
C.体现了制度的传承与创新 D.表明其职能不断得到强化
【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在不同时期尚书仆射的地位和职责发生调整,体现了制度的传承与创新,C项正确;尚书仆射仅仅是中枢权力机构的一部分,不能反映完备,排除A项;材料与选官制度无关,排除B项;职能是先强化后削弱再强化,排除D项。故选C项。
4.蹴鞠在宋代是皇帝和贵族都喜爱的活动。在《武林旧事》中记载,宋代除了官家有蹴鞠专业艺人之外,民间的瓦子中也有蹴鞠艺人表演,而当时开展最为广泛的则是寒食节“寒食梁州十万家,蹴鞠秋千尚豪华”的民俗活动。这表明宋代(   )
A.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B.宫廷体育已向民间扩展
C.蹴鞠在民间得到了普及 D.蹴鞠运动受到普遍欢迎
【答案】D
【详解】根据材料“宋代除了官家有蹴鞠专业艺人之外,民间的瓦子中也有蹴鞠艺人表演,而当时开展最为广泛的则是寒食节‘寒食梁州十万家,蹴鞠秋千尚豪华’的民俗活动”可知,宋代社会从皇帝、贵族到民间艺人,甚至到普通民众都喜好蹴鞠运动,说明蹴鞠运动受到普遍欢迎,D项正确;材料只是介绍的关于蹴鞠活动的发展状况,无法说明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宫廷体育已向民间扩展,排除B项;“普及”表述过于绝对,排除C项。故选D项。
5.下图为明至清粮食生产和需求演变示意图。据此可知(   )
A.明清时期的土地利用率不断提高 B.明清政府垦荒政策取得显著成效
C.高产农作物引进缓解了社会矛盾 D.清代人口增长迅速粮食供应不足
【答案】D
【详解】依据图示可知,明至清粮食生产量和粮食需求量逐渐增多,到清代需求量逐渐高于生产量,而人均占有量明显减少。结合所学可知,这是由于人口增长迅速,使得粮食供应不足,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明至清粮食生产和需求的演变,不能说明明清时期的土地利用率不断提高,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明至清粮食生产和需求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