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第三十二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考点梳理】
考点一 罗斯福新政
课标要求:知道经济大危机,了解罗斯福“新政”,理解国家干预政策对西方经济发展的影响。
1.经济大危机:
(1)时间、地点:1929-1933年,从美国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2)表现:企业破产、银行倒闭、工人失业、生产下降。
(3)特点:波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特别长、破坏性特别大。
(4)原因。
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导致出现生产相对过剩。(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直接原因:企业利润大幅增长,而工人工资增长缓慢,购买力不足,使生产相对过剩)
②其他原因:全国性股票投机活动;政府实行完全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
(5)影响: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德、日走上法西斯道路,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2.罗斯福新政:
(1)时间、人物、目的:1933年、罗斯福总统、应对经济危机。
(2)手段、特征:国家干预经济。(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3)内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①整顿金融体系:通过《紧急银行法案》,恢复银行信用。
②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中心措施):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制定公平竞争法规,协调企业活动;规定雇员有组织起来进行谈判的权利;确定最低工资标准,限制工时;通过《全国劳工关系法》,在一定范围内维护工人合法权益。
③调整农业政策:通过《农业调整法》,调节农业生产和销售,限制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
④推行“以工代赈”:投资兴建公共设施,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
⑤建立社会保障制度:通过《社会保障法》,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应急救济机构,利用过剩物资救济失业家庭。
(4)意义。
①美国经济恢复和发展。工业生产有所恢复,就业人数逐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②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增强,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
③开创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模式,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深远影响。
(5)局限:新政是美国政府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
(6)启示:改革推动社会进步。要勇于探索创新。经济发展要把市场调节和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改革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立足国情,与时俱进。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关注民生;走可持续发展和科教兴国发展道路等。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可以相互借鉴相互学****易错点辨析
1.易错字:罗斯福的“斯”,以工代赈的“赈”。
2.易混点:(1)罗斯福新政不是从1929年开始的,而是在他1933年就任总统后开始实行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罗斯福新政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所以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考点二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课标要求:了解日本对中国的侵略、纳粹德国对外扩张;知道德国、日本、意大利侵略集团是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
1.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建立及扩张:
(1)形成:1922年,墨索里尼组织法西斯党徒向首都罗马进军,法西斯政权在意大利建立起来。
(2)暴行:1935年,意大利发动了侵略埃塞俄比亚的战争。
2.德国法西斯政权的建立及扩张:
(1)背景:1929年的世界性经济大危机沉重打击了德国。
(2)形成: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建立了法西斯专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3)暴行。
①利用“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共产党,逮捕和迫害大批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
②加强思想控制,焚烧大量进步书籍。
③残酷迫害犹太人,几百万犹太人惨遭屠杀,成千上万的优秀人士被迫流亡国外。
④1938年,吞并了奥地利;1939年3月,又吞并了捷克斯洛伐克。
3.日本法西斯政权的建立及扩张:
(1)形成:1936年,受军部控制的广田弘毅上台组阁,建立法西斯专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2)日本对中国的侵略。
①1931年,日本关东军策划九一八事变,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
②占领了中国的东北三省,扶植傀儡政权“满洲国”,进一步蚕食华北地区。
③1937年7月7日,制造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易错点辨析
1.易错字:墨索里尼中的“墨”,希特勒中的“希”,广田弘毅中的“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