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09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实验: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1.下图是“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的步骤,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 步骤①是为了降低叶片的蒸腾作用 B. 步骤②的处理是设置对照实验 C. 步骤③是为了促进细胞吸收有机物 D. 步骤④叶片遮光部分呈现蓝色 2.下列四组实验装置中能证明“绿色植物产生氧气需要光”的组合是( )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3.图1为某生物小组探究光合作用的实验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步骤①的作用是消耗叶片中原有的淀粉 B. 步骤②是设置见光与不见光的对照实验 C. 步骤③中应选择的装置是图2中的I D. 步骤⑤中见光部分经碘液染色后变蓝 光合作用 4.巨峰葡萄因粒大、香甜多汁而受到很多人的喜爱。有关巨峰葡萄种植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需要适时浇水灌溉以补充植株因蒸腾作用而散失的水分 B. 需要不定期进行施肥,因为肥料可以为其生长提供有机物 C. 白天充足光照夜间适当降低温度,可提高果实的含糖量 D. 通过人工授粉等方式提高传粉受精率,可以增加产量 5.若要观察叶绿体,可以选取的材料是( ) A. 洋葱鳞片叶 B. 蚕豆根尖 C. 菠菜叶 D. 番茄果肉 6.熊童子是多年生肉质草本植物,原产于南非。绿色叶片密布白色绒毛,很像熊掌,可用小型工艺盆栽种,点缀书桌、窗台等处,奇特而有趣(图1)。研究人员对熊童子24小时CO2的吸收情况进行了测量,结果如图2,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叶片肉质,可以储存更多的水分,有利于适应干旱的环境 B. 熊童子吸收CO2最活跃的时间是0:00-4:00 C. 气孔在晚上开放,有利于减少水分的散失 D. 白天吸收CO2很少,说明白天不进行光合作用 1.暴风雨袭击往往会造成玉米倒伏,农民要尽快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以减少损失。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尽快排水是为了减少玉米吸收水分 B. 倒伏后茎内导管受损,不能输送有机物 C. 进行追肥时应大量施用无机盐 D. 恢复直立生长有利于玉米获得充足阳光 2.大白菜外层叶片光照充分显绿色;靠近中心的叶片光照不足显黄色。以上事实说明( ) A. 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 B. 叶绿素的形成需要光 C. 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D. 在无光的条件下植物能活得很好 3.为研究不同品种蓝莓的光合作用特性,研究人员观察了蓝莓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并测定了等量的不同品种蓝莓新鲜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结果如下。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品种 叶绿素总含量 (mg·g-1) “梯芙蓝” 1.74 “库帕” 2.24 “美登” 1.37 A. 结构②的细胞中叶绿体较多,对光合作用有利 B. 结构③是叶脉,其中含有的导管属于输导组织 C. ④上的气孔开闭会影响蓝莓光合作用的强度 D. 适宜条件下,三种蓝莓中“美登”光合作用的强度最大 4.若要观察叶绿体,可以选取的材料是( ) A. 洋葱鳞片叶 B. 蚕豆根尖 C. 菠菜叶 D. 番茄果肉 5.白菜具有营养丰富、产量高、耐储存等特点,是北方冬、春季主要蔬菜。科研人员研究不同浸种温度对白菜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见下图。关于该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实验的单一变量为浸种温度 B. 白菜种子萌发过程不需要水 C. 90℃时种子活性几乎丧失 D. 浸种时温度不宜超过30℃ 6.公园灌木丛处比裸地空气湿度大,主要是因为植物的( ) A. 光合作用 B. 呼吸作用 C. 蒸腾作用 D. 吸收作用 1.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将绿叶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后() A. 叶片黄白色,酒精绿色。 B. 叶片黄白色,酒精无色。 C. 叶片绿色,酒精绿色。 D. 叶片绿色,酒精无色。 2.俄国著名植物生理学家季米里亚捷夫说:它(绿色植物)是窃取天火的普罗米修斯(天神),它所获取的光和热,养育了地球上的其他生物,而且使巨大的涡轮机旋转,使诗人的笔生辉,你认为对这段话最准确的诠释是( ) A. 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 B. 绿色植物能进行呼吸作用 C. 绿色植物能进行吸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