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液化; 放 6. (5分) 在塑料袋中滴一些酒精,将袋挤瘪后把袋口扎紧,再把它放入热水中。过一会儿,塑料袋鼓起,这主要是因为酒精发生了( )。 A. 熔化 B. 凝固 C. 汽化 D. 液化 【答案】C 7. (5分) 从冰箱的冷藏室中拿出碗,会看到碗壁“出汗”。这是( )。 A. 冰箱中带出的水蒸气液化 B. 冰箱外面的空气液化 C. 冰熔化 D. 较冷的碗擘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 【答案】D 8. (5分) 某同学模拟自然界“雨”的形成做了如图的实验。向锥形瓶中注入少量的温水,取一干燥的表面皿盖在瓶口,在表面皿中放置一些冰块。稍后,观察到瓶内出现“白雾”,表面皿底部有小水滴,小水滴逐渐变大,最终下落到瓶内。此实验展示了雨滴形成的过程和发生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蒸气上升,遇冷时凝结成水滴,物态变化为液化 B. 水蒸气下降,遇热时凝结成水滴,物态变化为液化 C. 水蒸气上升,遇冷时凝结成水滴,物态变化为汽化 D. 水蒸气下降,遇热时凝结成水滴,物态变化为汽化 【答案】A 9. (18分) 如图所示为探究水沸腾过程的图示。
(1) 此实验的目的:观察水的沸腾现象和水沸腾时的________ 。 【答案】温度变化 (2) 图甲是该实验的装置图,在安装、调整实验器材时,科学合理的顺序是:先调整固定__ (填“M”和“N”,下同)的位置,再调整固定__ 的位置。 【答案】N; M (3) 图乙是实验过程中某一时刻的温度,此时水的温度是____ ℃。图丙是3名同学画的“水沸腾”图像,已知当时的气压为标准大气压,其中正确的是__ 。 【答案】85; B 10. (13分) 水被加热到沸腾的过程中,某同学用温度计每隔1分钟测量一次温度,记录表格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