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昌盛的文化》导学案.doc


初中 七年级 上学期 历史 北师大版

1340阅读234下载5页25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昌盛的文化》导学案.doc
文档介绍:
《兼容进取的秦汉文化》导学案
学****目标
1.司马迁的生平事迹及其撰写的《史记》的简要内容;了解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的简要史实;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成就和磅礴气势。
2.通过对佛教和道教在我国得以传播的原因及所产生的影响的分析,培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分析历史文化现象的初步能力。
3.培养勇于追求真理的精神,学会独立思考问题,形成严谨求实的学风,注重学****与实践相结合。
学****过程
一、自主学****自我检测
(一)司马迁和《史记》
1.《史记》主要内容:
2.体裁:
3.评价、地位:
(二)佛教传入
1.佛教的起源地:
2.佛教的地位:
3.传入时间、路线:
4.佛教的教义:
5.影响:
(三)道教兴起
1.兴起时间:
2.创始人:
3.教主:
4.主张:
5.影响: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一)合作探究
1.佛教对我们的文化产生了哪些影响?我们国家对公民的宗教信仰有什么要求?
2.讲一讲司马迁的故事。
3.已发掘的秦兵马俑,排列整齐,而且都面向东方,这是为什么?
(二)学以致用
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
根据材料和司马迁的贡献思考:司马迁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
2.阅读材料:
材料一 “这是世界的奇迹,民族的骄傲!”
——新加坡总理
材料二 “太神奇了,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前美国国务卿
材料三 “这些艺术品达到了非凡,表现了中国人民一贯的超才。”
——擅长考古的丹麦女王
(1)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你对秦兵马俑的认识。
(2)假如你刚参观了秦兵马俑,请你在游客留言簿上留下你最想对秦始皇说的一段话。
三、巩固检测
1.在今天陕西省韩城市郊有一座古柏环绕的“汉太史公墓”,郭沫若同志曾为之题诗:
“龙门有灵秀,钟毓人中龙。学殖空前富,文章旷代雄。怜才鹰斧钺,吐气作霓虹。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史公。”这位太史公的杰作是( )
A.《史记》
B.《汉书》
C.《后汉书》
D.《资治通鉴》
2.秦汉时期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作品是( )
A.马王堆汉墓帛画
B.秦始皇陵兵马俑
C.长信宫灯
D.四羊方尊
3.佛教和道教都得到统治者的欢迎和扶持,其共同原因是( )
A.都主张认真修炼,来生可以获得幸福
B.都迎合了人们想长生不老的愿望
C.都能起到麻醉人民的作用,有利于巩固统治
D.都兴起于动乱的战国时期
4.我们的日常用语“清规戒律”“大千世界”“平等”“现行”等等都来源于佛教用语,说明佛教传入后,对我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佛教传入中原地区的时间是( )
A.战国以前
B.秦朝时期
C.西汉末年
D.隋唐时期
参考答案
一、自主学****自我检测
(一)司马迁和《史记》
1.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实。
2.纪传体通史。
3.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成为后世纪传体史书的典范,又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
(二)佛教传入
1.古印度。
2.当今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3.西汉末年。丝绸之路。
4.人死后能够转生来世,人的今生如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