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七年级历史(中图版)上册导学案:第四单元 第1课三国鼎立.doc


初中 七年级 上学期 历史 中图版

1340阅读234下载5页5.58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七年级历史(中图版)上册导学案:第四单元 第1课三国鼎立.doc
文档介绍:
学案
一、曹操统一北方
1.背景
东汉末年,社会混乱,百姓生活困苦,黄巾起义爆发。在***起义军的过程中,北方逐渐形成了曹操和袁绍两个较大的军阀。【版权所有:21教育】
2.措施
(1)政治上,曹操把汉献帝挟持到许县,以天子名义号令天下诸侯,取得了政治优势。
(2)经济上,曹操在许县一带大兴屯田,解决了军粮问题。
(3)曹操还广招人才,使更多的人为自己服务。
3.官渡之战
(1)时间:200年。
(2)交战双方:曹操与袁绍。
(3)结果:曹操取得胜利。
(4)影响:曹操基本统一了北方。
二、魏蜀吴的鼎立
1.赤壁之战
(1)时间:208年。
(2)交战双方:曹操与孙刘联军。
(3)结果:曹操大败,狼狈逃回北方。
(4)影响: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2.三国鼎立
建立时间
建立者
国号
都城
220年
曹丕

洛阳
221年
刘备

成都
229年
孙权

建业
3.影响
(1)随着魏、蜀、吴的建立,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2)各国统治者为完成统一大业,都采取积极措施安定社会和发展经济。
【问题1】 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两次战役前后相距仅8年,但是作为两大战役主角之一的曹操,其面临的结果却前后相反。造成这种不同结局的原因是什么?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探究:决定战争胜败的关键因素不在兵力多少,而在于人心的向背;在于能否根据具体军情进行正确的决策。
官渡之战,曹操虽然实力弱,但顺应人民渴望统一的愿望,而且他能集思广益,重用人才,指挥得当,所以以少胜多。2-1-c-n-j-y
赤壁之战,曹军虽然人多,但士兵远道而来,身心疲惫,不****水战;而且此时的曹操骄傲轻敌,刚愎自用,加上错误的指挥战术,最终导致失败。【来源:21cnj*y.co*m】
【问题2】 学****了《三国鼎立》这一课后,有人说:“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东汉是统一政权,而其后的三国是分裂时期,这是历史的倒退。”你同意这一观点吗?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探究:不同意。三国鼎立局面形成过程中,主要政治势力都比较注意各统治地区内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秩序的稳定,与东汉末年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惨象相比,确实是历史的一大进步,符合人民渴望社会安定的要求;由于当时的政治、经济等原因,曹操、刘备、孙权三股政治势力谁也无法马上统一全国,但三国鼎立的局面确实是走向全国统一的过渡环节。21*cnjy*com
1.奠定曹操统一北方基础的战役是(  )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巨鹿之战 D.城濮之战
2.(2010·湖北咸宁)曹操军队以少胜多、大败袁绍军队的官渡之战发生于哪一年(  )
A.200年 B.208年 C.220年 D.222年
3.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中失败一方主观上的共同原因是(  )
A.士兵不****水战 B.骄傲轻敌 C.后方起兵 D.士兵疲惫
4.下图中的故事发生在 …(  )
A.官渡之战前 B.赤壁之战前 C.蜀汉政权建立后 D.西晋建立时
5.“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林俊杰的歌曲《曹操》深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