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初中生物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与环境备课资源.doc


初中 七年级 上学期 生物 苏科版

1340阅读234下载6页71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初中生物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与环境备课资源.doc
文档介绍:
第1章 生物与环境
第1节    生物生存的环境
  [生存环境]
  生存环境是指生物的生存地点和存在于它周围的影响它生活的各种因素。
  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可以分为两大类:由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非生物因素构成的环境和食物、病菌、害虫、天敌等各种生物因素构成的环境。前者是生物生存的基础环境。动物最终依赖植物作为营养来源,而植物则依赖阳光、空气、水分、土壤等自然资源而生长、繁殖。后者则使生物之间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构成了错综复杂的关系。如鳄鱼常爬上岸来躺着不动,并张开口让一种小鸟啄食口腔内的小虫。对鳄鱼来说,小鸟为它清除体内的寄生虫,让它健康地生活,小鸟是鳄鱼的一种生存环境。对小鸟来说,鳄鱼为它提供了食物,也影响着小鸟的生活,所以鳄鱼也是小鸟的一种生存环境。同样,生活在海洋中的“小丑鱼”会为行动迟缓的海葵带来食物,成为海葵的一种生存环境,海葵则用自己的触手(含有有毒的刺细胞)来保护“小丑鱼”,因此,海葵也成为“小丑鱼”的一种生存环境。
  [视死如归的斑羚]点击网址阅读全文(http://www.bjkp.gov.cn/dwly/dwzw/k30150-05.htm)
  斑羚广泛地分布于我国和亚洲东部、南部等地,属于高山动物,善于跳跃和攀登,水平方向能跳跃4-5m。在被敌害逼到险境时,整个斑羚群体会为了种族的生存会表现出非同寻常的互助行为。如果斑羚群体被敌害逼迫到超过6m宽的山涧前面时,它们会自觉地分成数量相等的两支队伍:老年斑羚队伍、年轻斑羚队伍。然后,分别从两支队伍中走出两只斑羚,一老一少,来到悬崖边。年轻斑羚与老年斑羚一先一后飞奔跳跃而起,一高一低,年轻斑羚下落时借助老年斑羚作支撑点,再度飞跃而起成功地越过山涧,老年斑羚却因为受到向下的重击而笔直地坠落下去。紧接着,一对对斑羚凌空跃起。当年轻斑羚成功飞渡时,总有一只老年斑羚摔得粉身碎骨。
《视死如归的斑羚》让我们感受到了动物群体种内互助的感人境界,老年斑羚用特殊的方式为年轻斑羚创造了生存与繁衍下去的生存环境。
  [极端条件下的生命]
   在美国内华达州有一个含盐量极高的欧文斯湖,它的含盐量是普通海水的9倍!在这个湖里生活着一种粉红色的、以盐为食物的微生物叫嗜盐杆菌,由于它的存在,使得湖水呈现红 色,用湖水制成的盐也呈粉红色。
美国黄石公园内有许多温泉,水温从20℃到100℃,其中生活着一些喜欢热的微生物。 1977年,海洋生物学家在海底火山口附近(水温高达350℃)发现了生物,如巨蛤、贻贝、有孔线虫等。近年美国科学家在太平洋海面以下2400多米深的胡安·德富卡海脊附近发现了一种太古生物,它在130℃下仍能存活,成为迄今已知微生物中的耐热“冠军”。
最近,科学家在美国爱达荷州200米的地下发现了一些微小的能产生甲烷的细菌,它们以氢为食物,喷出甲烷。它们几乎不需要普通生物所需的营养成分,也不需要阳光和氧气,地下温泉周围含氢的岩石是它们的乐土。
第二节、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
 
   [生态因素]  环境中一些重要因素的改变能够直接影响生物的生活,这些因素叫做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可分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两类。它们对生物生活的影响与作用往往是联合的,不是孤立的。生态因素对生物所起的作用并非同等重要,有关键和次要之分。
   [生物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