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生物:第1章第3节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备课资料(苏科版七年级上).doc


初中 七年级 上学期 生物 苏科版

1340阅读234下载2页18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生物:第1章第3节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备课资料(苏科版七年级上).doc
文档介绍:
第三节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描述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2、能力目标:学会使用干湿计,尝试收集和处理数据的多种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同生物对环境具有不同的影响,意识到合理开发、利用生物资源的重要性。
  二、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一开始就安排了“屎克螂出国”的案例分析。用于激发学生探究生物对环境影响的愿望。接着教材设计了 “探究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的实验,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精确测量,获得数据,从中找出不同植被影响环境的规律,得出生物确实对环境有影响的结论。这样的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素养。本次的实验探究与前几次又有所不同,侧重于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处理――这也是开展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通过实验收集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论证,这在科学探究中是非常重要的,否则实验收集到的数据也只能是一堆无价值的东西。因此,教师应指导学生在实验中尽可能收集较精确的数据,并鼓励学生自主地对数据进行简单的比较、因果推理、归纳出科学规律,尝试对结果进行较准确的描述和解释。通过案例分析与实验探究,除了要让学生能描述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之外,还要让学生明确地认识到:在生物的生存环境中,一种生物不仅可以成为其它生物的环境,而且可以影响到非生物因素所组成的环境,而人类的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导致了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因此要让学生理解合理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的重要性。
  本节的重点是:描述生物对环境的影响。难点是:尝试收集和处理数据的科学探究方法。。
  课时建议:本节教学安排1-2课时。安排策略如下表
方案1 方案2
 (1)提前培训学生使用干湿计,让学生自****课本内容,带着问题进行分组测量。(2)课堂上各小组交流测量情况与各自得出的结论,再分析其中或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总结植物对空气湿度是否有影响。(3)结合书本资料及学生另外收集的资料分析,总结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第一课时 (1)案例分析“屎克螂出国”,及其他资料,分析生物对环境有影响。          (2)提出探究任务,先讨论有关****题,使学生明确探究要点,以保证数据采集得准确可靠。学****操作干湿计。(3)课间进行测量。统计分析,得出初步结论。
  第二课时 (4)交流与讨论学生测得的数据,分析其中的规律,小结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总结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活动建议:
  活动1:探究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探究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是本书的第二个实验探究活动,此次探究成功与否和收集的数据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进行探究之前,必须引导学生思考并理解:
  ①空气湿度是怎么表示的?如何用干湿计测量空气的相对湿度?如何精确地读出有关的数据?
  ②应该选择怎样的时间、地点进行测量?
  如:为什么要选择三个不同的地点(灌木丛、草坪、裸地)?湿度会不同吗?具体放置在哪个高度?是否要一样的高度?为什么要选择三个不同的时间(早、中、晚)?湿度也会不同吗?如果一天中只测一段时间,行吗?为什么每次测试的时候要测量多个数据(如3个数据)并取平均值?为什么在测试过程中不能有干扰因素,如人工浇水,测试地附近也不能有水田、水池、池塘、河流和湖泊等?如果有了的话,可能会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