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高中地理专题03 “等值线型”选择题答题技巧 (解析版).docx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地理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2页2.04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高中地理专题03 “等值线型”选择题答题技巧 (解析版).docx
文档介绍:
专题03 “等值线型”选择题答题技巧
【第一部分 方法指导】
常见的等值线图有等高线图、等压线图、等温线图、等降水量线图、等深线图、等太阳高度线图、等盐度线图等,比文字叙述更严谨、更直观。等值线图用若干条等值线来表示地理事物的分布状况,我们可以根据等值线的数值大小、排列方向、疏密程度、等等值线的弯曲等判断地理事物的分布状况和变化规律等。
1.等值线图通用判读方法
2.等压线图与天气系统
(1)风力大小判断
同一等压线图中,等压线密集,风力大;等压线稀疏,风力小。
不同等压线图中,若比例尺相同,相邻两条等压线数值差越大,风力越大。
不同等压线图中,若相邻两条等压线数值差相等,比例尺越大,风力越大。
风向判断
第一步,先画水平气压梯度力,高压指向低压垂直于等压线。
第二步,利用地转偏向力画出风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不偏。近地面一般情况下风向与等压线的夹角偏转30°-45°左右就行。
天气系统判断
等压线闭合,中心数值大,为高压(反气旋),如图中c;
等压线闭合,中心数值小,为低压(气旋),如图中d;
高压中心向外延伸的狭长区域,为高压脊;
低压中心向外延伸的狭长区域,为低压槽,如图中甲、乙。
低压槽常与锋面结合,形成锋面气旋,如图中甲、乙。
3.等温线图与洋流
(1)半球判断
由南向北温度递增,为南半球;由南向北温度递减,为北半球。
(2)洋流流向判断:洋流流向与等温线弯曲方向相同。
(3)洋流性质判断
由水温高的海域流向水温低的海域,为暖流。
由水温低的海域流向水温高的海域,为寒流。
4.等高线图
(1)等高线图与五种常见地形
等高线图与局部地貌
等高线图与河流
河流位于山谷,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
例题1 (2022·湖南郴州·一模)下图示意某区域自然带分布,自然带Ⅲ东、西部的景观、物种组成等差异较大,大西洋是该区域的主要水汽源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导致图示自然带Ⅱ向南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
A.水分 B.太阳辐射 C.地形 D.土壤
5.导致①②区域景观、物种组成差异较大的主要因素是(   )
A.水分 B.太阳辐射 C.地形 D.土壤
【答案】 4.C    5.A
【解析】4.自然带Ⅱ向南凸出的地区由图中经纬度可判断为乌拉尔山脉,由于比周边的平原地区地势高,导致该地温度低,热量少,形成向南凸出的景象,C正确;纬度相同情况下太阳辐射基本一致,B错误;无法显示出水分、土壤对自然带的影响,A、D错误。故选C。
①②两侧分别属于西风带的迎风坡和背风坡,导致两侧水分条件差异较大,由此造成两侧景观、物种组成等差异较大,A正确;纬度相同,太阳辐射相同,B错误;都是平原,C错误;土壤差异较小,D错误。故选A。
例题2(2016·吉林白山·三模)读江苏省多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兆焦耳/平方米·年)空间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21.南京、淮安、徐州三城市太阳总辐射量的比较,正确的是(   )
A.徐州>南京>淮安 B.徐州>淮安>南京
C.淮安>徐州>南京 D.南京>淮安>南京
22.影响江苏南北太阳总辐射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植被 C.气候 D.洋流
【答案】21.B    22.C
【解析】21.等值线总是按某一递增或递减的顺序变化,根据图中数值变化趋势,南京的太阳总辐射量4500,淮安在4500—4700之间,徐州在4700—4900之间,三城市太阳总辐射量的比较,徐州>淮安>南京,B正确,ACD错误。所以选B。
22.影响江苏南北太阳总辐射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气候,南部位于湿润区,降水多,太阳辐射总量少;北部位于半湿润区,降水少,太阳总辐射量多,C正确。地形、植被有影响,不是主要因素,AB错误。洋流影响没有差异,D错误。所以选C。
【点睛】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主有:纬度高低;天气状况;海拔高低;日照时间长短。1、纬度高低:纬度越低,太阳辐射越强。2、天气状况:我国东部地区阴天多,太阳辐射少;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少,多晴天,太阳辐射多。3、海拔高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好,太阳辐射强。4、日照时间长短: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
【第二部分 变式训练】
(2022·湖南·高考真题)某地(下左图)位于太行山南段东麓,该地山势险峻,多暴雨,易发山洪。为适应当地地理环境,该地形成了西北—东南向的“山—林—田—村—水”空间格局(下右图),体现了当地居民的生存智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易发山洪,主要是因为(   )
A.水流汇集快 B.年降水量丰富 C.河道较弯曲 D.地质条件复杂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