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七级(下)期中历史试卷(解析版).doc


初中 七年级 下学期 历史 鲁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1页72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七级(下)期中历史试卷(解析版).doc
文档介绍:
2015-2016学年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1~20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你仔细判断后,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入下表对应的框内)
1.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却光芒四射.”下列对“光芒四射”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使南北重新统一
B.隋炀帝的励精图治
C.隋炀帝的科举制度正式形成
D.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2.唐太宗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说明唐太宗 (  )
A.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 B.认识到崇尚节俭的重要性
C.认识到重视人才的必要性 D.认识到虚心纳谏的好处
3.唐朝有一位皇帝的统治被郭沬若先生称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这位皇帝是(  )
A.唐太宗 B.唐高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4.唐朝长安城内繁华的商业区叫做(  )
A.坊 B.市 C.瓦子 D.勾栏
5.唐太宗在今新疆地区设立的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机构是(  )
A.北庭都护府 B.西域都护府 C.安西都护府 D.新疆行省
6.唐朝的哪座城市,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
A.洛阳 B.长安 C.扬州 D.成都
7.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和使用的农具中,不直接使用人力或畜力为动力的是(  )
A.耧车 B.翻车 C.筒车 D.曲辕犁
8.我国是茶的故乡,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饮茶之风在全国盛行是在(  )
A.隋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9.唐朝由盛转衰开始于(  )
A.安史之乱 B.藩镇割据 C.宦官专权 D.黄巢起义
10.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是(  )
A.苏州宝带桥 B.北京玉带桥 C.赵州桥 D.卢沟桥
11.今天的印度半岛在唐朝时被称为(  )
A.波斯 B.大食 C.大秦 D.天竺
12.下列是对鉴真和玄奘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
A.他们都是唐朝僧人
B.他们都在对外交往中作出了重大贡献
C.鉴真东渡和玄奘西游都是为了向所到国家传播佛学
D.他们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辛
13.下列佳句中,由杜甫创作的是(  )
A.“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B.“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C.“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D.“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14.莫高窟被称为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主要因为(  )
A.建筑具有独创风格
B.位于河西走廊
C.有大量精美的彩塑和壁画
D.大批宝物被劫掠到国外震惊世界
15.“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指的是谁与谁的分界线(  )
A.北宋与西夏 B.北宋与辽 C.南宋与辽 D.南宋与金
16.“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这几句词的作者是(  )
A.岳飞 B.辛弃疾 C.李清照 D.苏东坡
17.就历史阶段特征而言,隋唐时期的主要特征是(  )
A.民族政权并立 B.商业经济空前活跃
C.繁荣与开放 D.中外交往与冲突
18.岳飞墓前“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的对联中,“佞臣”指(  )
A.赵高 B.杨国忠 C.秦桧 D.李林甫
19.宋代人们的衣食住行等****俗有较大变化,下列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A.人们服饰自由,各取所好
B.农村百姓住房较简陋,贵族官僚宅第则相当宏丽
C.食物已相当丰富,东京的夏季甚至有冷饮
D.由于缺马,人们出行多用牛车
20.“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诗描写的是(  )的节日欢乐气氛.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1题18分;第22题16分;第23题16分;共50分.
21.“繁盛一时的隋朝”高度概括了隋朝历史的特点是短暂而繁荣。隋朝开凿的大运河成为古代世界最雄伟的工程之一。请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隋朝经济繁荣的原因有哪些?为何又成为一个短命王朝?
(2)在如图中填出隋朝大运河的“三点四段”名称。
(3)皮日休《汴河怀古》:“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教多。”皮日休是怎样评价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你对他的评价有何看法。
(4)大运河的开通有何历史意义?
22.活动与探究:科举制是选拔官吏的制度,在我国历史上存在了一千多年.
请回答:
(1)这种制度何时创建?何时完善常设的主要科目有哪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