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岳阳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试卷 物理 温馨提示∶ 1.本试卷共五道大题,23道小题,满分100分,与化学合堂考试,考试时量各60分钟; 2.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所有答案都必须填涂或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区域内; 3.考试结束,考生不得将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带出考场。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物理量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200kg B. 成年人的正常步行速度约为1.2m/s C. 人的正常体温约为42℃ D. 日光灯管的功率约为900W 【答案】B 【解析】 【详解】A.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故A不符合题意; B.成年人的正常步行速度约为 4km/h=4×m/s≈1.1m/s 故B符合题意; C.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故C不符合题意; D.日光灯管的功率约为40W,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调节电视机的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 B. “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区分 C. 宇航员在月球上可以不借助其他设备直接用语言交流 D. 超声波粉碎结石是利用声波具有能量 【答案】D 【解析】 【详解】A.调节电视机的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故A错误; B.“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区分,故B错误; C.当宇航员在月球上时,由于没有声音传播需要的介质,所以不能直接对话,需要借助于可以在真空中传播的电磁波来传递信息,故C错误; D.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属于利用超声波具有能量,故D正确。 故选D。 3.如图所示的四个光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 “日环食”现象 B. 人眼看到不发光的物体 C. 照相机成像 D. 白色的太阳光通过三棱镜 【答案】B 【解析】 【详解】A.日环食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符合题意; C.照相机成像,属于凸透镜成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白色的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属于光的色散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四幅力学图片中,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 A. 水平推木箱不动,推力小于摩擦力 B. 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C. 无法比较两人对雪地压强的大小 D. 微小压强计是连通器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水平推木箱不动,木箱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推力和摩擦力是平衡力,推力等于摩擦力,故A错误; B.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故B正确; C.压强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根据两人陷入雪地的深度判断对雪地压强的大小,故C错误; D.微小压强计,一端开口,一端封闭,不是连通器,故D错误。 故选B。 5.下列与热学有关叙述合理的是( ) A. 年平均气温为-25℃的南极的冰山没有内能 B. 烤火取暖是火焰的温度转移到了人身上 C. 内燃机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 “端午佳节粽叶飘香”,人们闻到粽子的香味是升华现象 【答案】C 【解析】 【详解】A.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年平均气温为-25℃的南极的冰山有内能,故A不符合题意; B.烤火取暖,人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内能发生了转移,故B不符合题意; C.在压缩冲程中,活塞压缩气体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C符合题意; D.人们闻到粽子的香味,由于分子在不停做无规则运动引起的,所以它是扩散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关于流体的力现象表述正确的是( ) A. 鸟翼获得向上的升力,是因为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大 B. 在水中上浮的物体受浮力,下沉的物体不受浮力 C. 重力一定的轮船从长江驶入海洋,浮力不变 D. 石块没入水中越深,浮力越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A.鸟翼获得向上的升力,是因为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故A错误; B.不论物体上浮还是下沉,浸入水中的物体均受到浮力,故B错误; C.重力一定的轮船从长江驶入海洋,处于漂浮状态,浮力等于重力,重力不变,浮力不变,故C正确; D.石块没入水中越深,排开水的体积不变,由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浮=ρ液gV排可知浮力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7.对物理量的关系式理解正确的是( ) A. 由可知,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B. 由可知,物体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C. 由可知,电流一定时,电阻与电压成正比 D. 由可知,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强与压力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