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黑龙江省大庆市杜蒙县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五四学制)(解析版).doc


初中 八年级 上学期 化学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31页307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黑龙江省大庆市杜蒙县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五四学制)(解析版).doc
文档介绍:
2016-2017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市杜蒙县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五四学制)
 
一、单选题
1.下列仪器,可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是(  )
A.漏斗 B.锥形瓶 C.量筒 D.蒸发皿
2.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3.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对装有固体物质的试管进行加热,试管口应略向上倾斜
B.用滴管滴加液体时,为防止液滴飞溅应紧贴试管内壁
C.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D.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
4.对下列各组两种外观相似的物质,不能用闻气味的方法来区别的是(  )
A.汽油、食用油 B.食盐、砂糖 C.酱油、食醋 D.白酒、矿泉水
5.用托盘天平称量12g粗盐,天平调平后,在称量时发现指针向右偏,此时应(  )
A.调节平衡螺母 B.减少砝码 C.添加粗盐 D.减少粗盐
6.某人用托盘天平称量5.2克食盐时(1克以下用游码),称后发现砝码放在左盘,食盐放在了右盘.所称食盐的实际质量为(  )
A.5.4克 B.5.2克 C.5.0克 D.4.8克
7.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牛奶变酸 B.植物的光合作用
C.卫生球变小 D.钢铁生锈
8.下列变化中,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爆炸 B.天然气燃烧 C.冰雪融化 D.瓷碗破碎
9.某学生用量筒取液体,将量筒平放且面对刻度平视测量.初次视线仰视读数,读数为18mL.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8mL,则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  )
A.大于10mL B.小于10mL C.等于10mL D.无法确定
10.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洁净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B.混合物是由两种物质组成
C.纯净物的组成固定,因此有固定的性质
D.混合物各成分不能保持原有的性质
12.诗词是我国民族灿烂文化中的瑰宝.下列诗句中隐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
①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②白玉为床,金作马
③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④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⑤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③④⑥ D.③⑤⑥
13.镁带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
A.放出大量的热 B.看到耀眼的强光
C.有白色固体生成 D.镁带消失
14.给130mL液体加热,需使用的仪器有(  )
①试管②烧杯③试管夹④酒精灯⑤蒸发皿⑥石棉网⑦铁架台(带铁圈)
A.①③④⑤ B.②④⑥ C.①③④ D.②④⑥⑦
15.下列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气味、状态 B.溶解性、吸附性
C.酸性、腐蚀性 D.密度、沸点
16.加热某种固体产生了气体,对于这一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属于化学变化
B.属于物理变化
C.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D.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
17.下列不能作反应容器的是(  )
A. B. C. D.
18.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占
B.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足量
C.实验前一定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D.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火焰熄灭后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19.在空气一些成分中,按体积计算由大到小的正确顺序是(  )
A.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
B.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水蒸气
C.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
D.氧气、氮气、水蒸气、二氧化碳
20.某学生测定的下列实验数据及取用药品的用量中,合理的有(  )
①未说明用量的实验,取用固体只盖满试管的底部,取用液体为2﹣3mL
②用10mL量筒量取了8.3mL水
③用托盘天平称取17.57g的石灰石
④给试管内固体加热时,试管应略向下倾斜
⑤向酒精灯内添加酒精至不要超过其容积的
⑥用滴管取1mL液体约20滴.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②⑤⑥ D.②④⑤⑥
 
二、多选题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如果将砝码放在左盘,药品放在右盘,所加砝码为19g,游码读数为1.5g,你认为这种做法是(  )
A.无法确定药品的质量
B.可计算出药品的质量为17.5g
C.不正确的称量方法
D.正确的称量方法
22.下列物质的变化过程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