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是服装店内贴在墙壁上的刻度尺,可以方便儿童测量身高,该刻度尺的数字对应的单位是( ) A. mm B. cm C. dm D. m 【答案】B 【解析】 【详解】测量身高的刻度尺,分度值一般为,故刻度尺的数字对应的单位是。 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2.学校楼道内贴有“请勿大声喧哗”的标语,这是提醒同学们要控制声音的( ) A. 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频率 【答案】A 【解析】 【详解】学校楼道内贴有“请勿大声喧哗”的标语,这是在提醒我们要控制声音的大小,即控制响度,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3.煤炭是一种重要能源。为判断煤炭品质的优劣,最科学的方法是检验煤炭的( ) A. 比热容 B. 密度 C. 热值 D. 温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单位质量的煤完全燃烧时所释放出的热量越大,说明该煤的热值越大,即是优质煤炭,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4.如图所示的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由罩体、松紧和铝条组成佩戴时,罩体紧粘面部,松紧跨在两耳耳根后,用手指紧压铝条。使口罩上端紧贴鼻梁。然后向下拉伸口罩,覆盖鼻子、嘴巴,关于该口罩,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任何物质的分子都不能通过罩体 B. 压弯的铝条发生的是弹性形变 C. 松紧形变后会对耳根处产生弹力的作用 D. 松紧拉得越长,对耳根处的压强越小 【答案】C 【解析】 【详解】A.透过罩体人能正常呼吸空气,说明有空气分子通过,故A错误; B.压弯的铝条,铝条弯曲变形,撤去外力,铝条不能自动恢复原状,发生的不是弹性形变,故B错误; C.松紧受力后发生的是弹性形变,松紧形变后会对耳根处产生弹力的作用,故C正确; D.在受力面积相同时,松紧拉得越长,压力越大,对耳根处的压强越大,故D错误。 故选C。 5.下列现象,不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 ) A. 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B. 红墨水在水中散开 C. 铅块紧压后粘在一起 D.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吸引纸屑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间隙。不符合题意; B.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红墨水在水中散开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不符合题意; C.两块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有引力。不符合题意; D.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吸引碎纸屑是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不是分子间的作用力。符合题意。 故选D。 6.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纸板由、两部分组成,可以绕翻折,为了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的关系,应进行的操作是( ) A. 改变光线与的夹角 B. 沿向后转动纸板 C. 改变纸板与平面镜之间的夹角 D. 沿向后转动纸板 【答案】A 【解析】 【详解】为了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的关系,应改变入射角,即改变光线与的夹角,研究反射角是否等于入射角;故A符合题意。 故选A。 7.关于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的冰块没有内能 B. 物体内能大小与温度无关 C. 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转移 D. 金属汤勺放在热汤中,温度升高,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 【答案】D 【解析】 【详解】A.因为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所以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的冰具有内能,故A错误; B.内能的大小跟质量、温度、状态有关,故B错误; C.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转移,故C错误; D.金属汤勺放在热汤中,汤勺从汤中吸热,温度升高,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的,故D正确。 故选D。 8.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闭合开关后,能产生感应电流的是( ) A. 导体棒静止磁场中 B. 导体棒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C. 导体棒沿磁场方向运动 D. 只要让磁体运动,就一定能产生感应电流 【答案】B 【解析】 【详解】A.导体棒AB静止在磁场中,没有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不会产生感应电流,故A不符合题意; B.闭合开关后,导体棒AB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则会产生感应电流,故B符合题意; C.导体棒AB沿磁场方向运动,没有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不会产生感应电流,故C不符合题意; D.若磁体沿竖直方向运动时,此时导体相对于磁体没有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不会产生感应电流,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如图所示,是由大量反射镜组成的太阳能发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