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京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试卷 1. 本试卷共8页,共两部分,共26题,满分70分。考试时间70分钟。 2. 在试卷和草稿纸上准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 3. 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 在答题卡上,选择题、作图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第一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4分,每题2分) 1. 如图所示,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金属球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之所以张开是由于( ) A.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B.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C. 同种电荷相互吸引 D. 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答案】A 【解析】 【详解】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故用它去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验电器也带上负电,即验电器的金属球和两个金属箔片上都带上了负电,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其两个金属箔片会张开,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 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 日晷上呈现针的影子 B. 景物在镜中成像 C. 鸟巢在水中形成倒影 D. 筷子好像在水面处弯折 【答案】D 【解析】 【详解】A.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故A不符合题意; B.景物在镜子中成的像是由于光的反射,故B不符合题意; C.鸟巢在水中形成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故C不符合题意; D.筷子看起来弯折,是由于光从水中进入到空气中时,发生了折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 琴和瑟是我国传统的两种乐器,通过弹拨琴和瑟的弦使之发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正在发声的琴弦,没有振动 B. 琴和瑟发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 琴和瑟发出的声音音调相同时,它们的响度一定相同 D. 人们依据音色的不同,能区分出琴和瑟的声音 【答案】D 【解析】 【详解】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所以正在发声的琴弦,在振动,故A错误;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B错误; C.音调与振动频率有关,响度与振幅有关,琴和瑟发出的声音音调相同时,只能说明它们振动频率一样,但不能说明响度相同,故C错误; D.琴和瑟材料与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可以根据音色来分出琴和瑟,故D正确。 故选D。 4. 图所示的物态变化实例中,由于熔化形成的是( ) A. 立春时节冰化成的水 B. 白露时节草叶上的露珠 C. 霜降时节枝头上的霜 D. 冬至时节房檐上的冰挂 【答案】A 【解析】 【详解】A.冰化成的水,固态变为液态,发生的是熔化现象,故A符合题意; B.露珠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体,故B不符合题意; C.霜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固体,故C不符合题意; D.冰挂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固体,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 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阻值R1<R2。开关S闭合后,R1、R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1、U2,通过R1、R2的电流分别为I1、I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U1>U2 B. U1<U2 C. I1>I2 D. I1=I2 【答案】C 【解析】 【详解】AB.由图可知,两电阻并联,根据并联电路电压特点可知,U1=U2,故AB错误; CD.两电阻两端的电压相等,I1R1=I2R2,由于R1<R2,所以I1>I2,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6. 图所示的是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返回地面时的情境。打开降落伞后,若返回舱在一段时间内的运动可看作是竖直向下的匀速运动,则关于返回舱在这段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返回舱的动能不变 B. 返回舱的重力势能不变 C. 返回舱的机械能不变 D. 返回舱所受重力不做功 【答案】A 【解析】 【详解】A.因为返回舱是匀速运动,且质量未改变,所以返回舱的动能不变,故A正确; B.返回舱的质量未变,但其高度在不断减小,所以返回舱的重力势能变小,故B错误; C.机械能等于动能和势能之和,动能不变,势能减小,所以机械能减小,故C错误; D.重力竖直向下,返回舱在重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所以返回舱所受重力做功,故D错误。 故选A。 7. 小京通过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看到了提示牌上“关灯”两字放大的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关灯”两字放大的像是实像 B. 提示牌上“关灯”两字在凸透镜的焦点上 C. 提示牌上“关灯”两字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10cm D. 提示牌上“关灯”两字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