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八年级化学重点知识强化训练——专题十三:碳和碳的氧化物 【专题一:碳单质的性质】 【例1】在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里,碳及其化合物占有重要地位。 (1)金刚石和石墨均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两者物理性质差异较大,其原因是构成它们的碳原子________不同。 (2)活性炭有较强的吸附能力,是因为活性炭具有________的结构。 (3)在书写具有保存价值的图书档案时,规定使用碳素墨水,其原因是________。 (4)某有机化合物R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则R的化学式为______。 【强化训练】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目前人们已经发现了109种元素,这些元素组成的单质只有109种 B. 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C.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原子不同 D. 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2.下图A、B分别表示金刚石和石墨的结构模型(图中的小黑点均代表碳原子)。 (1)金刚石属于__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 (2)下列是金刚石和石墨的部分性质: ①切割玻璃的玻璃刀应该选用_______(填“金刚石”或“石墨”)做材料。 ②根据金刚石和石墨的结构和性质推断,下述观点不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 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结构 B. 不同物质的组成元素一定不同 C. 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性质 D. 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 【专题二:二氧化碳的性质】 【例2】如图,将两支燃着的蜡烛罩上茶杯,一会儿高的蜡烛先熄灭,低的蜡烛后熄灭,同时还观察到茶杯内壁变黑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启发:从着火燃烧的高层房间中逃离,下列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用湿毛巾捂住鼻子 B. 成站立姿势跑出 C. 沿墙角伏低身子迅速爬向门外 D. 打开窗户跳出 【强化训练】 1.下列关于、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都含有氧分子 B. 可用于灭火 C. 植物的光合作用可将转化成 D. 鱼类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氧气易溶于水 2.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实验室常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B. 二氧化碳用于人工灭火,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也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 C. 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呈红色,说明二氧化碳显酸性 D.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一瓶气体中,木条立即熄灭,证明瓶内原有气体就是二氧化碳 【专题三:一氧化碳的性质】 【例3】某同学在实验室用CO与反应制取的Fe,实际消耗的CO的质量是 A. 等于 B. 大于 C. 小于 D. 无法确定 【强化训练】 1.某科学小组的同学利用混有少量、的CO气体还原氧化铜,并验证反应后的气体产物实验室现有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可重复使用按气体从左到右的方向,装置连接顺序正确的是 A. 甲乙丙丁戊 B. 甲丙乙戊丁 C. 乙甲戊丙甲丁 D. 乙甲丙戊乙丁 2.为了区别可能混有氧气与两瓶无色气体,下列方法中可行的是 A. 伸入燃着的木条 B. 分别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 C. 分别加入少量水,振荡 D. 分别加入少量紫色石蕊溶液,振荡 【专题四:二氧化碳的制取】 【例4】实验室制取CO2有以下步骤:①连接好装置;②向试管中小心放入几小块石灰石;③向试管中小心注入适量稀盐酸;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收集产生的气体;⑥用燃烧的木条检验集气瓶是否收集满CO2,以上操作按由先至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①④②③⑤⑥ C. ①③②④⑤⑥ D. ③①②④⑤⑥ 【强化训练】 1.如图是小科完成CO2的制取、收集和验满的主要操作过程,其中需要纠正的是 ( ) 2.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 ;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标号); (3)实验室常用加热***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已知氨气(NH3)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氨气,所选择的装置是 (填标号)。 【达标测练】 1.关于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构成:都由分子构成,且都含有氧分子 B.性质:常温下均为气体,且都易溶于水 C.用途:氧气可用作燃料,二氧化碳可用作化工原料 D.转化:在自然界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 2.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 A.CO2→CO B.CO2→CaCO3 C.CO→CO2 D.CO→H2CO3 3.为探究二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