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全册化学4.2氧气 练习 (6).doc


初中 八年级 上学期 化学 鲁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5页161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全册化学4.2氧气 练习 (6).doc
文档介绍:
4.2氧气 练****一、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加入二氧化锰可使过氧化氢溶液产生更多的氧气
B.液态空气可以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氮气和氧气
C.为了便于运输,把氧气溶于水制成液氧并贮存于蓝色钢瓶中
D.二氧化锰可使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迅速产生氧气
【解析】选D。催化剂不能改变生成物的产量;分解反应属化学变化的一种类型,而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的过程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氧气不易溶于水;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能加快该反应的速率。
2.有关催化剂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可能增加生成物的物质的量
B.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
C.可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D.反应前后本身质量不变
【解析】选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均不变;只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不能增加生成物的量。故选A。
3.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如图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拉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则能观察到 (  )
A.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
B.瓶中液面明显上升
C.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
D.注射器内有液体
【解析】选A。向外拉活塞时广口瓶中气体体积增大,压强减小,外界大气压迫使外边的空气通过长颈漏斗颈部进入广口瓶,从而观察到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有气泡冒出。故选A。
【方法归纳】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
(1)原理:利用与外界大气直接相连的水将装置构建成一个密封系统,采取一定的措施,使装置内、外气体形成压强差,观察导气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是否形成一段水柱等现象来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
(2)常见的实验装置及操作要点。
①实验装置
②操作要点
a.微热法:把导管口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观察导气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且松开手后,导管中形成一段水柱,证明气密性良好。
b.液封法:关闭活塞K,向试管中加入水至浸没长颈漏斗下端管口,若漏斗颈出现一段稳定的水柱,证明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c.液差法:塞紧橡胶塞,夹紧弹簧夹,从长颈漏斗中加入一定量的水,使漏斗内的水面高于试管内的水面,停止加水后,漏斗中与试管中的液面差保持不变,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4.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收集方法时,下列性质:①颜色;②密度;③溶解性;④可燃性;⑤能否与水反应,必须考虑的是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⑤
【解析】选D。选择收集方法要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密度大于空气的气体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难溶于水且不和水反应的气体用排水法收集。
5.医务人员用3%的过氧化氢溶液为伤者处理伤口时,伤口上会看到大量的气泡。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生成的气体一定是过氧化氢分解产生的氢气
B.伤口处的生物酶可能对过氧化氢的分解起到催化作用
C.只有二氧化锰能使过氧化氢在常温下迅速分解
D.过氧化氢和水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它们的性质完全不同
【解析】选B。过氧化氢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故A选项错误;伤口上会看到大量的气泡,说明过氧化氢在伤口处遇到了能使它分解的物质,即生物酶可能对过氧化氢的分解起到催化作用,故B选项正确;过氧化氢的催化剂可以是二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