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氧气 练****基础达标】
1.实验室制氧气时,不可缺少的条件是( )
A.必须使用催化剂
B.必须用排水法收集
C.必须用含氧的物质作反应物
D.必须用燃着的火柴检验是否收集满
【解析】选C。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不需要催化剂;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也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不能用燃着的火柴验满,当观察到瓶口有大气泡冒出时说明已经收集满;氧气来自于反应物中的氧,所以必须用含氧的物质来制取氧气。
2.在实验室中利用右图装置,可以进行的实验是( )
①用过氧化氢溶液与MnO2制取氧气
②用KMnO4固体制取氧气
③用KClO3与MnO2的混合物制取氧气
④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A。本题考查常见气体制取的装置选择。解题时应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及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根据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选择收集装置。根据题中图示可知,该发生装置应用于固体和液体不需要加热制取气体,故可排除②③。
【拓展延伸】导管伸入容器内的长度分析
(1)气体的制备:制取气体时,导管不能伸入气体发生器中过长,一般只露出单孔塞0.5 cm左右。
(2)气体的收集: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必须将导管伸到集气瓶的底部,否则不能收集。
(3)气体的洗涤:洗涤气体必须将导入气体的导管伸入洗气瓶中液面以下,使被洗涤的气体与洗涤液充分接触;导出气体的导管只需露出双孔塞少许,即洗气瓶中导管长进短出。
3.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合理的是( )
A.锥形瓶里加入少量MnO2粉末,分液漏斗里盛放6%的过氧化氢溶液
B.锥形瓶里加入高锰酸钾固体,分液漏斗里盛放蒸馏水
C.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从水槽里取出后倒放在桌面上
D.当发生装置中液体与固体一接触产生了气泡即可收集
【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对氧气制取装置的认知能力。该装置是固液在常温下产生氧气,所以使用的药品是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锥形瓶里加入少量MnO2粉末,分液漏斗里盛放6%的过氧化氢溶液;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需要加热装置,故B说法错误;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为了防止氧气逸散,从水槽里盖上玻璃片取出后正放在桌面上;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合适时机是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收集,以防收集的氧气不纯。
4.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二氧化锰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纵坐标表示二氧化锰的质量)( )
【解析】选B。二氧化锰在反应中为催化剂,其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变化,不会减少或增多。
5.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分解的方法制取氧气,下列相关装置及操作正确的是
( )
【解析】选B。发生装置中的长颈漏斗管口应浸入液面以下,否则气体会从漏斗管口逸出,造成不能收集到氧气。氧气不易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验满氧气必须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所以存放氧气的集气瓶必须瓶口向上正放。故选B。
6.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B.催化剂在反应后质量会减少
C.催化剂在反应后化学性质改变
D.所有的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
【解析】选A。催化剂在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