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专题17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人教版2020年中考真题化学分项汇编(解析版).docx


初中 七年级 上学期 化学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0页233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专题17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人教版2020年中考真题化学分项汇编(解析版).docx
文档介绍:
专题17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考点 1 基础实验综合
1.(2020年重庆中考)下列课本中的实验均作了一定的改动,改动后仍然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 证明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C.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 探究燃烧的条件
【答案】A
【解析】A、足量的红磷在密闭容器中充分燃烧后停止,将装置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止水夹,进入瓶中的水的体积即为原瓶中空气中氧气的体积,选项正确;
B、浓盐酸挥发出的***化氢溶于水中形成盐酸,盐酸呈酸性,不能够使酚酞变色,不能证明分子在不停的运动,选项错误;
C、实验中气球随着瓶中气体的变化而发生体积的变化,其受到的空气的浮力也再变化,会造成实验出现偏差,选项错误;
D、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太低,达不到白磷的着火点,红磷和白磷均不能燃烧,选项错误,故选A。
2.(2002年宁夏中考)认真细致地观察和分析实验,有助于获得化学知识并体会科学的分析方法。下面对于相关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
镁条燃烧
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
探究CO2的溶解性
探究燃烧的条件
实验操作
实验分析
该实验可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软塑料瓶变瘪,说明CO2气体能溶于水
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答案】A
【解析】A、镁条燃烧生成氧化镁,生成氧化镁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镁的质量和氧气的质量,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不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符合题意;
B、红磷燃烧消耗氧气,待冷却至室温后,由于消耗了氧气,装置内压强减小,打开止水夹,在压强差的作用下,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进入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体积的1/5,可得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不符合题意;
C、将水注入装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中,塑料瓶变瘪,说明二氧化碳溶于水,装置内压强减小,不符合题意;
D、铜片上的白磷与红磷温度相同,都与空气接触,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2020年河北中考)如图所示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证明待测溶液呈酸性
B. 探究***钾溶解度与温度关系
C. 探究水的组成元素
D.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答案】A
【解析】A、酚酞遇碱变红,遇酸性和中性溶液不变色,所以不能用酚酞来验证溶液是否呈酸性,故A错误;
B、探究***钾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加水后溶解一部分,但还有部分固体剩余,加热后剩余固体也溶解,证明***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故B正确;
C、探究水的组成元素,通过电解水实验,产生氢气和氧气,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C正确;
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在天平左侧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天平保持平衡,证明质量守恒,故D正确。
故选A。
考点 2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4.(2020年贵州安顺中考)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CO2中的CO
将混合物通过灼热的CuO固体
B
鉴别CH4和H2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