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专题6 物质的组成-人教版备战2020年中考科学探究题型特训(解析版).docx


初中 九年级 下学期 化学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5页142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专题6 物质的组成-人教版备战2020年中考科学探究题型特训(解析版).docx
文档介绍:
专题6 物质的组成
1.小苏打和食盐是厨房中常见物质。现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由碳酸氢钠、***化钠中的一种或两种物质组成。某科学小组同学展开了系列研究。
(一)定性分析
【实验目的】确定白色固体的组成
【实验方案】如图所示:
【实验结论】小明同学经过上述实验得出结论:该白色固体由碳酸氢钠、***化钠两种物质组成。
(1)步骤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步骤③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步骤②中的澄清石灰水也可以用其他碱溶液代替,如   。
(3)科学小组认真研究讨论后认为,此方案不能得出小明同学的结论。理由是: 
  一致认为将上述方案中使用的一种试剂进行调换,如仍出现上述现象,则小明同学的结论正确。调换措施是   。
【答案】(1)NaHCO3+HCl═NaCl+H2O+CO2↑
NaCl+AgNO3=AgCl↓+NaNO3、HCl+AgNO3=AgCl↓+HNO3
(2)氢氧化钡溶液
(3)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会生成***化钠,生成的***化钠和过量的盐酸都能与***银反应产生白色沉淀,无法证明原白色固体中是否含有***化钠;把稀盐酸改为稀***
【解析】(1)步骤①中,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HCO3+HCl═NaCl+H2O+CO2↑。
加入过量稀盐酸后的溶液中含有***化钠、***化氢,再加入***银溶液时,***化钠和***银反应生成***化银白色沉淀和***钠、盐酸和***银反应生成***化银白色沉淀和***;故填:NaCl+AgNO3=AgCl↓+NaNO3、HCl+AgNO3=AgCl↓+HNO3;
(2)步骤②中的澄清石灰水也可以用其它碱溶液代替,如氢氧化钡溶液,这是因为氢氧化钡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钡和水。
(3)因为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会生成***化钠,生成的***化钠和过量的盐酸都能与***银反应产生白色沉淀,所以无法证明原白色固体中是否一定含有***化钠,这对***化钠的检验产生了干扰;调换措施是把稀盐酸改为稀***,这样能够防止过量盐酸或反应生成的***化钠对实验产生影响。
2.同学们对烧烤用的“锡纸”产生了浓厚兴趣,那么“锡纸”中的金属是什么呢?
【猜想与假设】同学们结合金属的颜色、活动性、价格等因素。猜想:可能是锡、铝、镁、铁、中的一种。
【查阅资料】
1、氧化铝的熔点 2045℃;
2、锡(Sn)与酸或盐溶液反应生成+2价的锡盐;
3、金属锌似晶体状,锌粉是一种深灰色固体,室温下,锌较硬且相当脆。
【初步探究】同学们结合金属的主要的物理和化学特性设计了如下实验:
序号
实验方案
现象
结论
1
   
无明显现象
金属不可能是铁
2
用坩埚钳夹取打磨后的“锡纸”
条,放在酒精灯上点燃。
“锡纸”条熔化但没
有滴落,也没燃烧。
金属不可能是   
【深入探究】同学们对于“锡纸”到底是什么金属。进行了深入的实验探究。
第一组同学:
(1)将“锡纸”条卷成和铁钉一样粗细,先在20%的盐酸中浸泡至产生较多气泡,再取蒸馏水清洗,然后浸在蒸馏水中备用。
(2)将打磨后的铁钉和备用的“锡纸”条分别放入到装有5mL15%的稀盐酸中,观察到“锡纸”条表面产生的气泡速率比铁钉快。
【实验结论】制作“锡纸”的金属是   。
第二组同学:取备用 的“锡纸”条放入试管中,滴加   溶液,“锡纸”表面有深灰色固体析出,也得出和第一组相同的结论,写出它们的化学方程式   。
【交流与反思】(1)“锡纸”在酒精灯上加热,“锡纸”熔化但没有滴落的原因是  。
(2)同学们在老师的帮助下,将3克烘干的备用“锡纸”片放入装有硫酸锌溶液的试管中,5分钟后,取出“锡纸”片,洗涤、烘干、称量。反应后金属质量范围是  。
【答案】【初步探究】把磁铁靠近“锡纸”;镁
【实验结论】铝;***化锌;2Al+3ZnCl2=3Zn+2AlCl3
【交流与反思】(1)铝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氧化铝熔点高不能熔化,形成膜兜住液态铝;(2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