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一、选择题
1.若用“”表示氢原子,用“”表示氧原子,则水分子的模型可表示为( )
A. B. C. D.
2. “好一朵美丽的***…”这首歌唱出了***的美丽、芳香.在***的附近就能闻到花香,说明了( )
A.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分子可以再分
C.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D.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3.地球的土壤中吸附着数百万吨的氦(He﹣3),其原子核中质子数为2、中子数为1,下列关于氦(He﹣3)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核外电子数为3 B.相对原子质量为2
C.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 D.原子结构示意图
4.R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下列关于R原子和R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性质相同 B.电子层数相同
C.相对原子质量相同 D.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5.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的是( )
A.金块和铅块紧压在一起,过几年后发现铅中有金,金中有铅
B.酒香不怕巷子深
C.沙尘暴起,尘土满天
D.衣橱里的樟脑球会逐渐变小
6.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小红对它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
A.原子核内有12个质子 B.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
C.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D.该原子失去电子后带负电荷
7.如图是水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的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
A.一个水分子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B.水分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分子数比为2:1
C.水分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不变
D.水分解过程中,原子的数目不变
8.1999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哈迈德泽维尔,开创了“飞秒化学”的新领域,使运用激光光谱技术观察进行化学反应分子中原子的运动成为可能.你认为该技术不能观察到的是( )
A.化学变化中反应物分子的分解
B.反应中原子的运动
C.化学反应中生成物分子的形成
D.原子核的内部结构
9.已知原子中:质子数(Z)+中子数(N)=质量数(A).表示元素X的质子数与质量数的符号为.据最新报道元素钬(质子数67,质量数为166)可有效地治疗肝癌.该元素原子核内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是( )
A.32 B.67 C.99 D.166
10.科学研究发现:氮气不活泼,在3000℃时仅有O.1%的分子分裂.在0℃常压条件下,向密闭容器M中充入一定量氮气,而后升高温度(不超过300℃,压强不变),若该密闭容器的体积增大了一倍,则M内分子变化的示意图合理的是( )
A.A B.B C.C D.D
11.在10﹣9﹣10﹣7m范围内,对原子、分子进行操纵的纳米超分子技术往往能实现意想不到的变化.纳米铜粒一遇到空气就会剧烈燃烧,甚至发生爆炸.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纳米铜比普通铜更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
B.纳米铜和普通铜中的铜原子结构不同
C.反应物的接触面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D.纳米铜无需密封保存
12.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事实
解释
A
花香四溢
分子不断运动
B
金刚石和石墨的硬度
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C
木炭可以吸附色素和有异味的气体
木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
D
温度计中的水银(***)热胀冷缩
原子的大小发生改变
A.A B.B C.C D.D
13.“神州五号”不仅将杨立伟送上太空,实现了亿万中国人的梦想,同时还承担着其他的科研任务.比如探索宇宙中可能存在的完全由反粒子构成的物质﹣﹣反物质.物质与反物质相遇会发生“湮灭”现象,释放出巨大能量,在能源研究领域中前景可观.正电子、负质子等都是反粒子.它们与通常据说的电子、质子相比较,质量相等但电性相反.请你推测,反氢原子的结构可能是( )
A.由一个带正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B.由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
C.由一个带正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
D.由一个带电负荷的质子与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二、非选择题:
14.在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原子核、离子(阳离子、阴离子)这些粒子中:
(1)能直接构成物质的微粒是______.
(2)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是______.
(3)显示电中性的微粒是______.
(4)带正电的微粒是______.
(5)带负电的微粒是______.
(6)质量最小的微粒是______.
(7)参加化学反应时,一定发生变化的微粒是______.
(8)在同一原子中数目相等的是______.
(9)质量与氢原子质量近似相等的是______.
15.根据以下甲、乙两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填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