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考点17富强与创新-备战2022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考点帮(全国通用).doc


初中 七年级 下学期 政治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20页1009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考点17富强与创新-备战2022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考点帮(全国通用).doc
文档介绍: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考点17 富强与创新
(一)踏上强国之路
1.改革开放的作用、意义
(1)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富民之路
(2)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3)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4)改革开放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 和主动性空前高涨
(5)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
(6)改革开放取得了辉煌成就,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哪些经济成就?
(1)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就业规模持续扩大,人民收入较快增长,家庭财产稳步增加,城乡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扶贫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3)改革开放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3.为什么要将改革进行到底?
(1)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3)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4)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4.改革开放,我国发生巨大变化(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1)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2)主要原因:
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②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③全国各族人民的艰苦奋斗
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⑤改革开放
5.面对改革开放、中学生应该怎样做?
(1)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2)树立平等、开放、参与的国际意识
(3)努力学****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正确认识改革开放道路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
(5)宣传改革开放政策,做改革开放事业的支持者、拥护者和参与者
6.政府如何将改革开放的事业向前推进(如何将改革进行到 底)?
(1)经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改革开放;走共同富裕道路;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 配制度;发挥市场经济中市场的决定性作用;
(2)政治: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文化: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发展先进文化;
(4)生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节约资 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二)创新驱动发展
7.国家为什么重视创新?
(1)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2)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
(3)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4)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更加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8.我国科技创新的现状?
目前,虽然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但是,从整体上看,我国仍然面临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
9.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
(1)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2)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3)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10.创新精神的表现有哪些?
创新精神,表现为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勇气和自信,表现为探索新知的好奇心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