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四章认识化学变化全章复习与检测新学期同步练习基础过关-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全国)上册(word版 含解析).docx


初中 九年级 上学期 化学 沪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4页172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第四章认识化学变化全章复习与检测新学期同步练习基础过关-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全国)上册(word版 含解析).docx
文档介绍:
第四章认识化学变化全章复****与检测新学期同步练****基础过关九年级化学上册(沪教版全国)
练****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1.利用下图装置进行正确操作,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实验中可用少量水代替锥形瓶底部的细沙
B.丙实验中的化学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C.乙实验中生成铜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硫酸铜中铜元素的质量
D.充分反应后,冷却至室温,甲、乙、丙三个实验中的天平仍然都保持平衡
2.液化石油气加贴的标识应选择以下选项中的
A. B. C. D.
3.下列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磷在氧气中燃烧:
B.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D.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4.小湘同学在学完《自然界的水》后,就一些疑间请教了四位同学,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小一同学:硬水通过煮沸或蒸馏的方法可以得到软水,硬水加热过程中涉及到化学变化
B.小立同学:过滤的速度慢是因为玻璃棒伸到了漏斗的底部,导致堵塞滤纸
C.小信同学:电解水的实验中,在水中加入硫酸钠或氢氧化钠以增强水的导电性
D.小牛同学:水通电后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1:8
5.对下列事实的解释合理的是
A.分离液态空气---氮气和氧气的密度不同
B.打气筒能将空气压入自行车胎内---气体分子变小
C.CO能燃烧,CO2不能燃烧---分子的构成不同
D.金刚石和石墨的性质存在明显差异---碳原子结构不同
6.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实验结论
A
将少量二氧化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中,有气体产生,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
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个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一段时间后,石灰水变浑浊
蜡烛燃烧后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
C
用一个大烧杯罩住分别盛有酚酞溶液、浓氨水的两个小烧杯,一段时间后,酚酞溶液变红
构成物质的分子间有间隔
D.
向一定质量的碳酸钠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充分反应后称量,混合液的总质量小于混合前二者的质量和
该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A.A B.B C.C D.D
7.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
A. B.
C. D.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活性炭吸附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B.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C.探究空气成分实验中,所用红磷必须过量
D.煤炉上放一壶水就能防止CO中毒
9.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将大块煤粉碎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B.烛火用扇子一扇即灭,因为带走了蜡烛周围的热量,温度降低至着火点以下
C.图a中的现象可知,金属镁引起的火灾不可以用二氧化碳灭火
D.图b中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因为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
10.下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不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不变 B.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为原子
C.反应前是混合物,反应后是纯净物 D.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11.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电线短路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B.在林区可以进行野外烧烤
C.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燃烧物的着火点 D.炒菜时油锅不慎着火,迅速用锅盖盖灭
12.某密闭容器中只有乙、丙、丁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了一个化学反应,容器中乙、丙、丁的质量随甲的质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的值为12
B.丁属于化合物,丙可能为催化剂
C.当甲为6g时,容器中丙与丁的质量之比为5:12
D.当丁为5g时,容器中甲的质量为4g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
13.甲、乙、丙是三个实验的示意图,根据图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现象及化学反应原理,进行总结归纳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所发生的三个反应有多个共同的特点,请写出其中一点_______。
(2)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甲、丙两实验均需放少量水于瓶中,丙中加入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_。
(4)在操作都正确的情况下,某同学做铁丝燃烧的实验,没看到火星四射的原因可能是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14.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太空国际空间站内的“空气”要与地球上的空气组成基本一致,其中氧气与氮气的体积比约为____。
(2)食品包装袋内常有酒精保鲜片(有效成分C2H5OH),酒精保鲜片以淀粉、二氧化硅(SiO2)为载体,吸附酒精制成。
①二氧化硅属于_______(填字母,下同)。
A.混合物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