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页,共25页 2020-2021学年山东省烟台市栖霞市九年级(上)期末物理模拟试卷(五四学制)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 下列对物理学家的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A. 法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B. 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最早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C. 德国物理学家安培,做了大量的实验,确定了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D. 英国物理学家焦耳,最先确定了电流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定量关系 《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规首档全民参不的诗词节目,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叐诗词之趣,涵养心灵。以下诗词中有关物态发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B. “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 C. “霜叶红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D. “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泡茶、喝茶中包含很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打开茶叶盒,茶香飘满屋是一种扩散现象 B. 用冷水无法泡茶是因为冷水分子不做无规则运动 C. 茶水太烫,放一会茶凉了,此时茶水具有的内能减小 D. 触摸玻璃茶杯感觉很热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大手的内能 关于安全用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电灯的开关应接在零线与电灯之间 B. 只有人体接触带电体时才会发生触电事故 C. 使用测电笔时,手直接接触它的笔尾金属体 D. 发现有人触电,应迅速用手拉触电人脱离电源 牙科医生在给病人检查时要用到一个小的平面镜,医生总是先将平面镜放到酒精灯上烤一烤再进入病人口中,这样做主要是( ) A. 纯属职业****惯,不烤也行 B. 为了防止口中水蒸气在平面镜上液化,影响看病 C. 为了让病人不感到太凉,放在火焰上升温 D. 为了卫生,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烤一下杀菌 第2页,共25页 如图是一种沙漠里能收集空气中水分的甲虫。清晨,空气中水蒸气含量高,甲虫从洞穴中走出爬上沙丘,迎着风整个身体呈倒立的姿势,很快空气中的水蒸气在背部凝结成水珠,水珠越聚越多,顺着背部流入甲虫的嘴里。科学家利用该原理制造了沙漠集水器,实现沙漠淡水的补给,能让沙漠变成一块块绿洲。甲虫能收集到空气中的水蒸气,说明它背部的温度比外界气温( ) A. 一定高 B. 一定低 C. 一定相同 D. 无法确定 下列几种估测中,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 我国家庭电路电压为220V B. 教室内一盏日光灯的电功率约为1000W C. 人体感到舒适的温度约为30℃ D. 我国普通家庭每户每个月消耗电能约为10kW⋅h 根据下列一组实验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导体两端的电压 导体的电阻 通过导体的电流 2V 10Ω 0.2A 4V 10Ω 0.4A 6V 10Ω 0.6A A. 导体电阻一定时,导体两端的电压跟通过导体的电流成正比 B. 导体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C. 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阻跟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 D. 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下列哪个实验揭示了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 第24页,共25页 A. B. C. D. 下列过程中,能量转化情况相同的是( )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如图,甲、乙、丙三图的装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质量相同,烧杯内液体的初温与质量也相同,不考虑热量损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对比甲、乙两图,如果燃料2的热值较高,最终图乙液体内能较大 ②对比乙、丙两图液体最终升高的温度,可以比较两种液体的比热容 ③对比乙、丙两图,如果液体b最终升温较高,说明燃料1的热值较大 ④对比甲、丙两图,如液体b比热容比液体a大,那么要升高相同温度,图甲需要时间较短 A. 只有②和③ B. 只有①和④ C. 只有①和② D. 只有②和④ 关于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第4页,共25页 A. 图甲中,打开醋瓶盖能嗅到醋味,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 图乙中,在玻璃注射器内吸入一定量的某种液体,然后排出内部的空气,并用橡皮塞封住注射孔,这时人无论怎样用力推动活塞,也难以使其体积发生变化,说明该液体被压缩成固体了 C. 图丙中,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说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D. 图丁中,两表面光滑的铅块紧压后能粘在一起,说明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