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高中语文文学性阅读——现代诗歌鉴赏 教案.doc


高中 高二 下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2页87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高中语文文学性阅读——现代诗歌鉴赏 教案.doc
文档介绍:
文学性阅读——现代诗歌鉴赏
(时间:60分钟 分值:64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4题。(16分)
灯塔守者
王亚平
白鸥在夜幕里睡熟了,
太平洋上没有一丝帆影。
乌云夺去了星月的光辉,
天空矗立着孤独的灯塔。
远处送来惊人的风啸,
四围喧腾着愤怒的涛声。
在这曙***来的前夜,
我把生命献给了光明。
1935年1月5日
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白鸥“睡熟了”,暗示着“灯塔守者”在醒着;“太平洋上没有一丝帆影”,而“灯塔守者”却必须为可能出现的船只时刻戒备着。
B.“乌云夺去了星月的光辉”,表明是一个漆黑的夜,或许将有风暴来临,因而不会有船只来往,“灯塔守者”不必过度警醒。
C.“远处送来惊人的风啸,/四围喧腾着愤怒的涛声”,大海的风啸涛语,似乎正在告诉着“灯塔守者”什么消息。
D.“在这曙***来的前夜,/我把生命献给了光明”诗句流露着“我”献身“光明”的觉悟与自豪。
B [B项,“因而不会有船只来往,……警醒”错,“灯塔守者”必须时刻警醒,因为随时会有船只来往。]
2.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诗的题目叫“灯塔守者”,诗人却并未正面去描写灯塔守者工作的寂寞和艰辛,而是抓住几个富于特征的意象,来表现大海之夜的环境氛围。
B.在所有氛围的描写中,诗人突出了“天空矗立着孤独的灯塔”这一主体形象。它是灯塔,又是“灯塔守者”形象的外化。
C.诗的最后一节用了“我”这个字眼,使全诗确立了第一人称的抒情角度,显得格外意味真醇,“我”就是诗人,就是“灯塔守者”。
D.诗歌形象的一个重要特点,就在于它常有引类譬喻的性质。1935年,正是中国黑暗与光明交战的年代,诗人如此深情地讴歌为光明捐躯的“灯塔守者”,是有其深意的。
C [“我”是诗人,但不是“灯塔守者”。]
3.诗中描写了哪些意象?具有怎样的表现作用?(4分)
                                
                                
[答案] 诗歌描写了下列意象:熟睡的白鸥、昏暗的星月、孤独的灯塔、呼啸的狂风、喧腾(愤怒)的涛声。借助于这些意象渲染出夜色的浓重,为下面刻画“灯塔守者”做了铺垫。
4.诗中的“灯塔守者”具有怎样的特点?作者塑造这一形象具有怎样的深刻用意?(6分)
                                
                                
[答案] 诗中的“灯塔守者”在险恶的环境中坚守着孤独的灯塔,他寂寞孤独但又执着顽强。诗人以“灯塔守者”自喻,表现了对光明的追求和为光明而献身的精神。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5~8题。(16分)
湖心岛茵尼斯弗利岛
[爱尔兰]叶 芝
我就要起身走了,到茵尼斯弗利岛,
造座小茅屋在那里,枝条编墙糊上泥;
我要养上一箱蜜蜂,种上九行豆角,
独住在蜂声嗡嗡的林间草地。
那儿安宁会降临我,安宁慢慢儿滴下来,
从晨的面纱滴落到蛐蛐歇唱的地方;
那儿半夜闪着微光,中午染着紫红光彩,
而黄昏织满了红雀的翅膀。
我就要起身走了,因为从早到晚从夜到朝
我听得湖水在不断地轻轻拍岸;
不论我站在马路上还是在灰色人行道,
总听得它在我心灵深处呼唤。
5.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茅屋、蜜蜂、豆角、晨的面纱、蛐蛐、红雀、湖水等生动的意象,无不传递了作者对田园乡村生活的渴慕之情。
B.“我要养上一箱蜜蜂,种上九行豆角”,表达了自己想融入乡村生活的愿望,他所希望过的田园生活是简单而充实的。
C.“不论我站在马路上还是在灰色人行道”,“灰色”一词本身也隐晦地传递了“我”对当下城市生活的不满意。
D.“从早到晚从夜到朝”是强调“我”因为太想去茵尼斯弗利岛,以至于出现了每天都能听到湖水在耳边荡漾的声音的幻觉。
D [D项,理解错误,作者在这里表达的是对自然、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而不是强调出现了幻觉。]
6.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安宁慢慢儿滴下来”,化抽象为具体,让人仿佛能够感受到“我”从早晨到晚上一点一点感受到安宁的浸润。
B.“独住在蜂声嗡嗡的林间草地”,这种表达以动衬静,同时用“独”字来表现作者对茵尼斯弗利岛上安宁自在生活的向往之情。
C.“黄昏织满了红雀的翅膀”,运用了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刻画出“我”仿佛看到天空中出现漫天云雀的场景。
D.诗歌的第一节具体描摹了造小茅屋、养蜂、种豆角等生活场景,第二节则想象茵尼斯弗利岛不同时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