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第5部分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 必修5 Ⅱ 点线整合.docx


高中 高三 下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2页159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第5部分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 必修5 Ⅱ 点线整合.docx
文档介绍:
基础整合
                   
1.在下列各组句子中,选出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组。
(1)(  )
A.
B.
C.
D.
答案 B
解析 B项相同,均为“志向”。A项将要/经历。C项留恋、爱惜/怀念。D项面对/到。
(2)(  )
A.
B.
C.
D.
答案 D
解析 D项相同,均为“不久”。A项则、就/这、此。B项尽头,极点/非常。C项停止/子。
2.在下列各项中,选出加点字的意思与现代汉语完全相同的一项。
(1)(  )
A.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B.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C.十旬休假,胜友如云
D.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答案 C
解析 C项“休假”古今义相同。A项古义:天气。今义:一个地区的气象概况。B项古义:很饱的样子。今义:①副词,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②连词,假设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D项古义:迎接。今义:说话和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含贬义)。
(2)(  )
A.访风景于崇阿 B.俨骖于上路
C.既窈窕以寻壑 D.悦亲戚之情话
答案 A
解析 A项“风景”古今义相同。B项古义:高高的道路。今义:走上路程,动身;上轨道。C项古义:深远曲折的样子。今义:①(女子)文静而美好;②(妆饰、仪容)美好。D项古义:知心话。今义:男女间表示爱情的话。
3.在下列各组句子中,选出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
(1)(  )
A.
B.
C.
D.
答案 C
解析 C项相同,均为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A项名词作状语,向上/名词作动词,向上飞。B项名词作动词,走下/名词作状语,向下。D项名词作状语,常常/名词作状语,有时。
(2)(  )
A.
B.
C.
D.
答案 B
解析 B项相同,均为介词,拿、把。A项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定语后置的标志。C项连词,还是/代词,它。D项用在句中,表停顿/用在句末,表判断。
4.在下列句子中,选出与其他三项句式不同的一项。
(1)(  )
A.戍卒叫,函谷举 B.而刘夙婴疾病
C.则告诉不许 D.乐夫天命复奚疑
答案 D
解析 D项为宾语前置句,其他三项均为被动句。
(2)(  )
A.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B.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C.望长安于日下
D.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答案 A
解析 A项为一般陈述句,其他三项均为状语后置句。
5.判断下列文化常识的正误。
(1)对他人称呼自己的父亲,可以用“家父”“家君”“令尊”等词语。(  )
答案 ×
解析 “令尊”是称对方的父亲。
(2)“弱冠”指男子20岁左右的年纪,不能用于指女子。(  )
答案 √
(3)“锱”和“铢”都是古代的货币单位,二者连用形容极其细微。(  )
答案 ×
解析 都是古代的重量单位。
(4)“三秋”一词既可指秋天,也可指秋天的第三个月。(  )
答案 √
6.下面横线上要填的字,大都是默写时易错的字,请用心填写。
(1)鹏之________于南______也,水击三千里,______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2)背负青天,而莫之________ ________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3)适________苍者,三餐而________,腹犹________然;适百里者,宿________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4)我腾跃而上,不过数________而下,______ ______ ________ ________之间,此亦飞之________也。
(5)夫列子________风而行,________然善也。
(6)各抱地势,________心斗角。
(7)________房水________,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8)________ ________玉石,金块珠__________,弃掷________ ________。
(9)奈何取之尽________ ________,用之如泥沙?
答案 (1)徙 冥 抟 (2)夭 阏 (3)莽 反 果 舂 (4)仞 翱 翔 蓬 蒿 至 (5)御 泠 (6)钩 (7)蜂 涡 (8)鼎 铛 砾 逦 迤 (9)锱 铢
重点突破
一、重点实词
1.归(120个实词之一)
(1)说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义项。
①田园将芜胡不归(《归去来兮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廉颇蔺相如列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而束君归赵矣(《廉颇蔺相如列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