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高中语文板块2 散文阅读 课时15 理解赏析词句——紧扣语境,层层深入.docx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7页237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高中语文板块2 散文阅读 课时15 理解赏析词句——紧扣语境,层层深入.docx
文档介绍:
课时15 理解赏析词句
——紧扣语境,层层深入
复****任务 掌握重要词语、句子的理解与赏析方法,提升理解赏析语言的水平。
考情微观
年份
卷别
篇名
提问方式
设题角度
命题特点
2021
新高考Ⅱ卷
《放猖》
文本一中画线部分用了多个“跑”字,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好处。(6分)
赏析词语表达效果
①理解与赏析并重。从新高考考查趋势看,越来越重视“赏析”能力。
②题型有选择题与主观题两种。特别重要的词语、句子会以主观题形式考查。
2017
全国Ⅱ卷
《窗子以外》
结合全文,说明文中“窗子”的含意。(5分)
理解词语含义
2020
天津卷
《线条之美》
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5分)
赏析句子效果
2017
全国Ⅲ卷
《我们的裁缝店》
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意。(5分)
分析句子含意
知识图要
前备知识——词语含义和句子含意理解方法
一、理解词语
1.词语的语境义
一个词语总有两种意义:一是本义,即词典上的含义;二是语境义,即词语在动态使用
时所体现出来的意义。高考重在考查其语境义。
词语的语境义一般包括以下三种:
(1)词语的具体言语义。即词语在言语运用中的具体化、个别化。如“车”表示陆地上有轮子的交通工具,放在具体语境中,就不再是它的概括义了。如“他骑车来”中的“车”指自行车等,“他坐车来”中的“车”指公交车等。词语的具体言语义在特定的言语环境中都是具体有所指的,虽然有变化,但意义基本是相近的。它不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2)词语的转移言语义。即在具体语境中有意用表示甲义的词转而表示出乙义。如“我要尽量的吞咽今年北平的春天”(冰心《一日的春光》),这里的“吞咽”,本义是“吃东西又猛又急,不加咀嚼而直接经食道入胃的样子”,如成语“狼吞虎咽”。但在这个语境中,“北平的春天”显然不是囫囵吞下去的,而是它的转移义——尽情地享受。词义发生转移,就可以生出“意外之意”。
(3)词语的补充言语义。即词语在使用时临时补充添加的意义。最重要的是“情景补充义”。“情景”包括情与景,“情”就是作者在言语表达和理解时产生的主观感受、意图、动机、思想感情等;“景”指言语所处的特定环境,包括交际的时间、地点以及言语所涉及的社会文化背景。这些情景因素都会渗透在语义中,对词义加以充实和补充。“情”的因素属于主观方面,是主观情景义,就是作者将自己的主观感受、思想感情寓于字里行间,往往给词语添上丰富的含义。如“那屏障原是一条林带。我们的汽车驶入林带,就好像突然闯进了绿色的海洋。这水渠交错、万木争春的景象,仿佛是可爱的江南水乡”。这里的“突然”,本来是一个平常的形容词,语表意义是“短时间内发生,出乎意料”。但在这个语境中就隐含了作者心理方面的意义,表示“一种惊喜的感觉”。从平沙千里的戈壁突然进入了万木争春的林带,给人一种惊喜的感觉。
高考重点考查后两种语境义。
2.四种重要词语的理解方法
词语类型
理解方法
具体分析
体现作者情感态度、思想主旨的词语
联系作者的创作意图,分层次理解
这类词语的含义往往比较丰富,除了理解其在语境中的意义外,还要联系作者的创作意图,理解其深层含义。如对《荷塘月色》中“颇不宁静”的理解,就需联系朱自清的创作意图。
运用写作手法的词语
联系手法,挖掘背后意义
需借助这些手法,挖掘词语的意义,分析其表达效果。如理解《荷塘月色》中“酣眠”“小睡”的真正含义,就需解释其比喻义。
有特殊指代意义的词语
结合语境,明确指代内容
凡是使用代词的地方,所指代的内容前后必有交代。阅读时要多加注意,明确指代内容。如《记念刘和珍君》“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
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中的“它们”一词就要这样理解。
有临时词义的词语
分析语境,理解临时词义
这类词语要结合上下文,抓住关键词句来理解。
二、理解句子
四种句子含意的理解方法:
类别
特点
方法
含蓄句
在表达上含蓄,含意丰富深刻,具有警示作用,富含哲理的语句
由表及里。这类语句的理解需要从三个层面入手:第一层“句表意”,第二层“句内意”,第三层“句外意”。高考考查重点一般放在第三层上。
修辞句
运用比喻、拟人、夸张、反语、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的语句
还原本意。先确定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再将句子“还原”,即将修辞句还原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意思明白的句子。
结构句
总领句、总结句、过渡句、照应句等
抓住位置。判断句子在文中的位置,结合内容来确定含意。总领句常常概括段意或统领全文,理解其含意就必须从它所领起的内容去找;总结句往往放在结尾作总结,理解它就必须从其上文中去找;过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