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高中地理01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讲义)-2022二轮讲练.docx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地理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9页3.62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高中地理01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讲义)-2022二轮讲练.docx
文档介绍:
01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考点热度 ★★★★☆
内容索引
核心考点一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
核心考点二 地形剖面图的绘制及应用
拓展考点 其他等值线的考查
考点
读高考考查点和知识点
预测
等高线地形图
﹝2021 山东卷 18 (2)﹞等高线地形图及其判读
(2020 山东卷 7 )等高线地形图及其判读
(2020 浙江卷 17 )等高线地形图及其判读
﹝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Ⅱ 36(1)﹞等高线地形图及其判读
(2018江苏卷 5 )等高线地形图
﹝2017海南卷 22(1)﹞等高线地形图
(2017江苏卷 9 )等高线地形图及其判读
热点预测与趋势分析
等高线地形图的考查比例较高。今后高考的命题趋势:等高线——主要以等高线图或地形剖面图为载体,考查形式选择题和综合题均有可能,考查地形对自然现象或人类活动的影响。
地形剖面图的判读及应用
(2021·浙江卷17—18)地形剖面图
(2019年江苏卷 5-6 )地形剖面图
其他等值线的考查
核心考点一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
1.根据海拔和等高线分布判断地形区
2.根据等高线分布特征判断地形单元
(1)山顶:等高线闭合,中间高四周低,如图中A、F处。
(2)盆地:等高线闭合,中间低四周高。
(3)山脊:等高线由高值向低值方向凸出,如图中C处。
(4)山谷:等高线由低值向高值方向凸出,如图中B处。
(5)鞍部:两山顶之间的低地,如图中E处。
(6)陡崖:多条等高线的交会处,如图中D处。
3.等高线地形图中的计算问题
(1)等高距的计算
①两条相邻等高线的差值表示等高距。
②两条已知数值等高线之差除以它们之间的间隔数可求得等高距。
(2)海拔的计算
①所求点在等高线上,利用已知等高线和等高距进行推算。
②不在等高线上的点,其海拔高度值处在其两侧等高线的数值之间。
(3)相对高度的计算(n表示两点之间等高线的条数,d表示等高距,Δh表示相对高度)
①若两点均不在等高线上:(n-1)d<Δh<(n+1)d。
②若两点均在等高线上:Δh=(n-1)d。
③若其中一点在等高线上:(n-1)d<Δh<nd。
④陡崖相对高度的确定:(n-1)d≤Δh<(n+1)d。
⑤计算山地上两点的温差:0.6/100×Δh。
考法 1.根据等高线地形图确定泥石流的形成(题型预测:综合题)
﹝2021年山东高考真题18(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巴洛沟流域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中段(下图),面积53.4km2。主沟发源于哈巴雪山西侧,汇入金沙江一级支流冲江河,长度12.8km。流域自上而下分为高山寒带峰脊区和宽谷区、温带窄谷区、亚热带低谷区。该流域降水量随海拔升高而显著增加,其中海拔4200m以上的峰脊区年降水量超过1100mm。2019年7月28日,峰脊区6小时降雨量达60.4mm,激发了特大规模降雨-冰川融水混合型泥石流。
分析海巴洛沟流域主沟道AB段、BC段和CD段地形对泥石流形成作用。
【答案】AB段:地形陡峻,易发生崩塌,且径流汇流速度快,为泥石流形成提供物质和水动力条件;BC段:地形较和缓开阔,为大量松散固体物质积累提供场所;CD段:沟道狭窄顺直、坡度大,加快泥石流的通过时间。
【解析】
结合图中的等高线可看出,AB段海拔高且等高线密集,可判断出地势陡峭,为径流的初始运动提供了充足势能;BC段海拔相对较低,且等高线相对稀疏,地势较缓,沟道堆积物分布较多,为泥石流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来源;CD段等高线密集弯曲,可判断出沟道呈“V”型,坡度较陡,为窄谷区,为泥石流快速运动通道。
考法 2.根据等高线地形图确定宿营地(题型预测:选择题)
(2020·山东高考真题)2020年5月27日上午11点整,中国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将五星红旗插上世界最高峰峰顶,实现了四十五年后我国测绘队员的再次登顶。从位于5200m的大本营向上,队员们要经过甲、乙、丙、丁四个营地(下图),其中一个营地由于空气流通不畅,容易引起高原反应,被称为“魔鬼营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魔鬼营地”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5月27日位于28°N的温州昼长为13时44分,该日珠峰顶部(28°N,87°E)日出时刻在北京时间( )
A.7:20以前 B.7:20—7:39 C.7:40—8:00 D.8:00以后
【答案】1.A 2.A
【解析】1.依据信息:甲、乙、丙、丁四个营地中,其中一个营地由于空气流通不畅,易引起高原反应,被称为“魔鬼营地”。从图中可以看出,甲、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