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专题03 病句题型归纳-2023年高考语文毕业班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新高考版)(解析版).docx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33页230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专题03 病句题型归纳-2023年高考语文毕业班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新高考版)(解析版).docx
文档介绍:
专题03 病句题型归类
【题型一】语序不当
【典例示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们知道:封建社会把人不当人,尤其把女人不当人。《三国演义》是男人的世界,女人是附属品;《西游记》中女子无非是些点缀;而《水浒传》中女人或***荡如潘金莲或粗暴如母夜叉孙二娘。唯有《红楼梦》让我们真正看到女人的精彩,领略什么叫作“水做的骨肉”。豪迈如史湘云,也有醉卧芍药的娇憨;稳重如薛宝钗,也有花间扑蝶的稚气;敏感如林黛玉,才有掩埋落花的幽情;而薄命如香菱,跟着黛玉学诗,竟取得突飞猛进的成绩,令人悲欣交织;即使风趣诙谐如王熙凤,她的精明强干、处变不惊、势利狠毒都值得欣赏,甚至令人喜欢。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
【答案】即使势利狠毒如王熙凤,她的精明强干、处变不惊、风趣诙谐都令人喜欢,甚至值得欣赏。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原文所给语句有两处语病:一是不合逻辑,“值得欣赏”的是王熙凤的“精明强干、处变不惊、风趣诙谐”,而“势利狠毒”则不值得欣赏,应改为“即使势利狠毒如王熙凤”。二是“值得欣赏”与“令人喜欢”语序不当,应该先是“令人喜欢”,继而“值得欣赏”,两句形成递进关系。
【提分秘籍】
语序不当主要有下列类型:
1.并列不当
概念之间的关系包括同--关系、从属关系、交叉关系、并列关系、对立关系等,把其中一一种关系当成另一种关系来使用,会造成逻辑病句。其中,把非并列关系(如从属关系、交叉关系等)当作并列关系的错误最为常见****惯上称这种语病为“并列不当”。
2.副词的位置不当
副词在句子中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时间、频率、范围、语气、程度等。其位置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前面,在句中一般放在状语的位置。
3.介词位置不当或乱用介词结构
介词,在语法里是一个用来表现一个字的文法功能的词汇或字缀.一般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质的短语前面,和这些词合起来组成介词结构,以表示处所、时间、状态、方式、原因、目的、比较对象等。介宾结构主要充当状语,修饰动词或形容词,如“从车上下来”“比他高”.有的介宾结构可以作定语,但要加“的”;如“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在桌子上的书”;少数介宾结构可以充当补语,如“工作到深夜”“睡在床上”;介宾结构不能作谓语,某些介词如“在、向、于、到、给、自”等可以直接附着在动词或其他词语后边,构成一个整体,相当于一个动词,如“落在我身上”“奔向二十一世纪”“取决于你的考试成绩”“勇于实践”“走到了目的地”“献给人民”“来自纽约”。
4.关联词的位置不当
在复句中,如果两个分句的主语相同,那么主语应置于关联词之前;如果两个分句的主语不同,分句的主语应放在关联词之后。简记为:主语“同前异后”。
5.主客体颠倒
所谓“主客体颠倒”,是指一个句子中所陈述的主体和客体相互颠倒。在遣词造句时,主宾关系往往通过介词“对、对于、和、与”等来反映,介词常引出对象。按常理,介词前是主体,介词后表示客体,即只能是人对物,或主观对客观,若颠倒过来就是背理的。
6.并列词组(短语)位置不当并列词组(短语)中的各项,要注意其轻重、先后、大小等关系,遵循一定的逻辑关系,否则容易出现位置不当的问题。
7.分句位置不当
在承接、递进复句中,分句之间的次序分别有先后、轻重关系,如果颠倒了,就造成分句间次序不当的问题。
8.定语位置不当或多项定语次序不当
多项定语一般可按以下次序排列:(1)表领属性的或表时间、处所的短语;(2)指称或数量短语;(3)动词或动词短语;(4)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5)名词或名词短语。可简记为“属数动形名”。另外,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
9.状语位置不当或多项状语次序不当
多项状语排列顺序--般是:(1)表目的或原因的介宾短语;(2)表时间的名词或介宾短语;(3)表处所的名词或介宾短语;(4)副词(表范围或频率);(5)形容词或动词(表情态);(6)表对象的介宾短语。可简记为“目时处范情后对”。
10.定语、状语混淆,位置不当
(1)在汉语中,定语常由形容词、数量词、名词、代词充当。也可由其他词或短语充当。定语用来修饰主语和宾语。如:(暖和)的阳光照着(平静)的湖水。——形容词作定语
【对点演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长恨歌》是白居易诗作中脍炙人口的名作。这首长篇叙事诗,诗人以精致的语言、形象的优美、手法的浪漫,叙述了这场悲剧中的安史之乱:唐明皇和杨贵妃用自己酿成的叛乱断送了爱情,只能没完没了地啃着这一精神的苦果。诗人并不拘泥于历史,而是根据当时的传说和街坊的歌唱,从中幻化出一个婉转动人的故事。诗中的人物和情节都是艺术化的,是现实中人的复杂心理的再现,因而在读者的心里漾起涟漪。
文中画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