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任务三 鉴赏诗歌的语言
(45分钟 54分)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9分)
赴建康过京口呈刘季高①
叶梦得
客路重经黄鹄前,故人仍得暂留连。
长枪大剑笑安用,白发苍颜空自怜。
照野已惊横雉堞②,蔽江行见下楼船③。
灞陵醉尉④无人识,漫对云峰说去年。
[注] ①刘季高:叶梦得的好友,叶、刘两人都遭到以秦桧为首的主和派排挤。②雉堞:指防守的壁垒。③下楼船:指金兵浮江而下,楼船千里,进攻建康。④灞陵醉尉:西汉时,李广和一名随从返家时至灞陵亭,灞陵尉喝醉了酒,禁止他们通行,二人只得夜宿亭下。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写诗人又一次经过京口,得以暂时和故人相聚,字里行间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喜悦。
B.“照野”句写战场上烽火照野、战垒横陈,表达了诗人对前线战士殊死战斗的赞美。
C.尾联中,诗人借李广无人识的典故说自己无人识,“漫”字看似随意,实则蕴含悲痛之感。
D.本诗诗意悲慨苍凉,诗人对友人感叹时事,对议和深为不满,表现了诗人对国事的深深忧虑。
解析 B项,“表达了诗人对前线战士殊死战斗的赞美”分析有误,该句表达了诗人对险峻局势的担忧和对主和派的谴责。
答案 B
(2)(炼字)请简要赏析颔联中“笑”“空”二字的表达效果。(6分)
解析 要准确理解诗歌字词的意思,不能脱离诗句,要把字词置于原句并结合上下文去分析。答题时,应先解释字词的意思,接着将其置于原句中理解整句的意思,若使用了某种表达技巧应点明,最后指出其表达效果。
答案 ①“笑”是“感到可笑”的意思。当权者力主议和,长枪大剑将无用武之地,可笑的是自己还想用它们收复国土。②“空”是“徒然”之意。诗人一心报国,却已经年老,只有徒然自怜。③“笑”“空”二字流露出诗人壮志难酬的无限悲凉和对现实的无奈之情。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分)
扬州春词三首(其一)
姚 合
广陵寒食天,无雾复无烟。
暖日凝花柳,春风散管弦。
园林多是宅,车马少于船。
莫唤游人住,游人困不眠。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歌的首联交代了写作的时令和地点,描写了扬州城寒食时节初春的景色。
B.诗歌颔联和颈联写景,由远及近,由自然景物转向城市园林,视野开阔。
C.“车马少于船”凸显了扬州城的繁华:水路交通十分发达,船只比车马还要多。
D.诗歌尾联直抒胸臆,以游人不知疲倦地游玩衬托出扬州城初春的美丽景色。
解析 B项,“由远及近”错误,颔联和颈联写景没有体现出“由远及近”的写作顺序。
答案 B
(2)(炼字)颔联中“凝”“散”二字用得很妙,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6分)
解析 此题要求赏析“凝”“散”二字的妙处,作答时要在理解这两个字的含义的基础上,结合诗句的意境及诗人的情感态度来分析。“凝”字从诗人视觉感受的角度,描绘出暖气凝聚于花柳,使得柳舒花放的美丽景象;“散”字则从诗人听觉感受的角度,写管弦乐声在春风中飘散。两个字化静景为动景,使得景物描写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意趣,其中流露出诗人对扬州城迷人风光的无比喜爱之情。
答案 “凝”字写出了暖阳下繁花烟柳的视觉感受,“散”字写出了春风中阵阵管弦声传来的听觉感受,两字化静为动,分别赋予“暖日”“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