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考点12 文言句式-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专用).docx


高中 高二 下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31页366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考点12 文言句式-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专用).docx
文档介绍:
考点12 文言句式
考纲要求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B级),不同的句式和用包括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虽未单独设题,但其知识点遍布文章,阅读理解时许多句子涉及这方面的知识,尤其是在文言的阅读过程中,如果对古汉语中一些句式特点不熟悉、不理解,必然会造成阅读的困难和翻译句子的不准确。因此,对文言与现代汉语中不同的句式的理解,应该有足够的认识,特别是复****文言文句子的翻译时不可忽视的一个考点。
判断句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1)~(3)题。
苏子曰圣人不能为时亦不失时时非圣人之所能为也能不失时而已三代之兴,诸侯无罪不可夺削,因而君之虽欲罢侯置守,可得乎?此所谓不能为时者也。周衰,诸侯相并,齐、晋、秦、楚皆千余里,其势足以建侯树屏。至于七国皆称王,行天子之事,然终不封诸侯。久矣,世之畏诸侯之祸也,非独李斯、始皇知之。
(节选自《东坡志林·卷五》,有删改)
参考译文:
苏先生说:圣人不能创造时势,也不能违背时势。时势不是圣人所能造就的,圣人能不违背时势罢了。夏、商、周三代兴盛的时候,诸侯如果无罪就不可以剥夺他们的封国,因而君主即使想要废除分封制度、设置郡守,能行得通吗?这就是所说的不能创造时势。周朝衰落,诸侯互相吞并,齐国、晋国、秦国、楚国的国土都达到方圆一千余里,他们的势力足够来分封诸侯、树立屏障。到了七国国君都称了王,做天子才能做的事,然而终究没有分封诸侯。世人害怕诸侯造成的灾祸已经很久了,不是只有李斯和秦始皇知道这一点。
1.掌握实词置、并、势
(1)(2023新编,3分)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因而君之虽欲罢侯置守 置:____________
②诸侯相并 并:____________
③其势足以建侯树屏 势:____________
答案:①设置 ②吞并 ③势力(每题1分)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①句中,“罢侯置守”是君主想对诸侯做的举措,“罢”和“置”是两个相对的词语,“罢”为罢免、废除,“置”应为设立、设置。联想《项脊轩志》中“内外多置小门墙”可知,“置”为设置。②句,“诸侯”是主语,“相”是“互相”,作状语,“并”是谓语。联系作品的背景——战国诸侯争霸,再联想《过秦论》中“并吞八荒之心”,可推知此处“并”应是“吞并”的意思。③句,联系语境,可知“其”
代指前面的“齐、晋、秦、楚”四国,“势”是“足以建侯树屏”的主语,联想《六国论》中“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可推知此处“势”应解释为“势力”。
2.掌握虚词所、也、其
(2)(2023改编,3分)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性,并选择其正确的释义。
①此所谓不能为时者也
所:______词(放动词前构成“所”字结构;地方)
②此所谓不能为时者也
也:______词(表判断语气;表陈述语气)
③其势足以建侯树屏
其:______词(他们的;大概)
答案:①助 放动词前构成“所”字结构 ②助 表判断语气 ③代 他们的(每题1分)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①句,“所”在动词前,与动词组成名词性短语,“所谓”意为“所说的”,“所”是助词。②句,从“此所谓”和“者也”可以看出此处是判断句。所以句尾的“也”是助词,表判断语气。③句的大意是“他们的势力足够来分封诸侯、树立屏障”。“其”在这里是代词,意思是“他们的”。
3.利用判断句式断句,准确翻译判断句
(3)(2023改编,6分)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并翻译。
苏子曰圣人不能为时亦不失时时非圣人之所能为也能不失时而已(2分)
答案:苏子曰/圣人不能为时/亦不失时/时非圣人之所能为也/能不失时而已(2分)
翻译:苏先生说:圣人不能创造时势,也不能违背时势。时势不是圣人所能造就的,圣人能不违背时势罢了。(4分)
解析:本题考查利用判断句式断句和准确翻译判断句。先看断句,“圣人之所能为”是名词性词组充当谓语,对主语“时”作判断,“非”在两个名词之间,表否定判断。所以“时非圣人之所能为也”是判断句,判断句前后必断开。另外“曰”是对话标志词,其后断开。“圣人不能为时”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其后断开。每两处1分。再看翻译,要注意判断句“时非圣人之所能为也”的翻译。首先将主语和谓语分别翻译,“时”译为“时势”,“圣人之所能为”译为“圣人所能造就的”,中间用“是”连接,加上句中的副词“非”,即得到“时势不是圣人所能造就的”。其他部分注意关键词的翻译,“失”译为“违背”,“而已”译为“罢了”。判断句式2分,关键词每个1分。
名师点睛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和现代汉语中的不同,一般不用判断动词“是”,而是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做谓语,直接对主语做出判断。那么,文言文中的判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