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某届中考历史复习专题解读:第二讲 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共19张PPT).pptx


初中 九年级 下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9页1.40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某届中考历史复习专题解读:第二讲 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共19张PPT).pptx
文档介绍:
中国古代史
第二讲 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考纲呈现
思维导图
考点过关
1.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
圆形方孔钱
丞相
御史大夫
郡县
考点一 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史实,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小篆
长城
2.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1)公元前230—前221年,秦王嬴政兼并六国,统一全国。
(2)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有利于人民的生活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符合当时各族人民共同的愿望。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⑦ 个统一的多民族的⑧ 国家。将中国历史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增强了各地的经济、文化联系,这些措施沿袭两千多年,为我国的长期统一奠定了基础。

中央集权
1.背景:西汉初期的休养生息带来了经济繁荣(文景之治),雄厚的物质基础是客观条件;汉武帝的雄才大略是主观条件;国家的统一、社会的安定是实现大一统的政治基础。
2.措施:
影响:出现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大一统的局面,中央集权统治得到巩固与加强,西汉进入鼎盛时期。
考点二 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
司隶校尉
推恩令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卫青
1.背景:西汉汉武帝时,派① 两次通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创造了条件。
2.陆上丝绸之路路线:② (今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中亚、西亚→大秦(今欧洲罗马)。
3.作用:沟通了③ 方交通,促进了中国与中亚、西亚和欧洲的交流,成为东西方④ 交流的桥梁。促进了我国西北地区的开发。
4.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标志着今⑤ 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
新疆
经济文化
东西
长安
张骞
考点三 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1.背景:东汉末年,宦官专权,政治***,导致黄巾起义爆发;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出现,曹操控制汉献帝,取得“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有利地位。
官渡之战:200年,曹操以少胜多打败袁绍,为统一黄河中下游地区奠定基础。
赤壁之战:208年,孙刘联军以少胜多打败曹操,为① 局面的最后形成奠定基础。
2.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1)220年,曹操的儿子② 废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
(2)221年,③ 称帝,国号汉,定都成都,史称蜀;
(3)222年,孙权称王,国号④ ,定都建业。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注:三国鼎立虽然是分裂局面,但相对于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来说,是历史的进步。

刘备
曹丕
三国鼎立
考点四 了解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
1.目的:为了便于学****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域和控制。
2.措施:(1)迁都① 。
(2)汉化政策:说② 、穿③ 、改④ 、与汉族通婚、采用汉制(采用汉族官制和律令)、学汉礼(学****汉族礼法,尊崇孔子)等。
3. 作用:有利于北方经济发展,加速了北方封建化进程;促进了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的⑤ 。鲜卑族与汉族迅速融为一体,丰富和发展了中原文化。孝文帝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改革家。
汉姓
汉服
汉语
洛阳
考点五 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交融的措施及其历史作用
交融
单元图片
北朝汉人胡食画
秦圆形方孔铜钱
秦统一文字
汉代讲学图
三国鼎立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