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某年中考历史总复习:中国现代史 主题十二 新中国的科技、教育、文化与社会生活 (共35张PPT).ppt


初中 九年级 下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35页1.64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某年中考历史总复习:中国现代史 主题十二 新中国的科技、教育、文化与社会生活 (共35张PPT).ppt
文档介绍:
主题十二 新中国的科技、
教育、文化与社会生活
考点一 科技成就 (3年2考)
2018年是籼型杂交水稻研制成功45周年。
1.“两弹一星”
(1)成就
①***: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爆炸成功。它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为我国20世纪70年代外交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创造了条件。
②导弹:1964年6月,我国设计的中近程地地导弹试验成
功;1966年10月,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地导弹爆炸成
功,我国有了可用于实战的导弹。
③人造地球卫星: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
球卫星“东方红1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
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2)代表人物:钱学森、邓稼先(被誉为“两弹元勋”)。
(3)意义
①“两弹一星”是中国人民自力更生的辉煌成就,集中代表了我国当时科学技术达到的先进水平,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②标志着我国跨入了世界核先进国家的行列和世界航天科技的大国之列。
【温馨提示】 第一颗***爆炸于社会主义探索时期(1956~1966年);“东方红1号”成功发射和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均发生在“文化大革命”时期。
【知识小拓】 新中国科技成就取得的原因
(1)党中央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
(2)广大科研工作者的辛勤努力。
(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遇。
(4)教育的发展,培养了科技人才。
(5)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发展为科技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4)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两弹一星”精神,是爱国主义、
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活生生体现,是中
国人民在20世纪为中华民族创造的新的宝贵精神财富,是
全国各族人民在现代化建设道路上奋勇开拓的巨大推动力
量。
2.农业科技
(1)成就:1973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的籼型杂交水稻被称为“东方魔稻”,后在国内迅速推广,许多国家争相引种。
(2)作用:这项领先世界的科技成果,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业科技方面的伟大创新,不仅给我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惠及世界。袁隆平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3.863计划
(1)名称由来:1986年3月,四位老科学家联合向中央写
了题为“关于追踪世界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的一
封信,建议发展我国的高科技。
(2)涉及领域: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
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新材料、海洋高技术(新增)
八个领域。
(3)意义:加快实现了高科技成果的转化,为国民经济向更
高水平发展做准备;缩小了我国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