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高中数学第03讲 等比数列及其前n项和 (精练)(教师版).docx


高中 高三 上学期 数学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4页909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高中数学第03讲 等比数列及其前n项和 (精练)(教师版).docx
文档介绍:
第03讲 等比数列及其前n项和
(精练)
A夯实基础
一、单选题
1.(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通过测量知道,温度每降低6℃,某电子元件的电子数目就减少一半.已知在零下34℃时,该电子元件的电子数目为3个,则在室温26℃时,该元件的电子数目接近(       )
A.860个 B.1730个 C.3072个 D.3900个
【答案】C
由题设知,
该电子元件在不同温度下的电子数目为等比数列,且,公比.
由,,
得.
故选:C.
2.(2022·辽宁·抚顺县高级中学校高二阶段练****方程的两根的等比中项是(       )
A.和2 B.1和4 C.2和4 D.2和1
【答案】A
由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可知方程的两根之积为4,
又因为,故方程的两根的等比中项是.
故选:A
3.(2022·辽宁·大连市一0三中学高二期中)正项等比数列中,,,成等差数列,若,则(       )
A.4 B.8 C.32 D.64
【答案】D
由题意可知,,,成等差数列,
所以,即,
所以,或(舍),
所以,

故选:D.
4.(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理))在适宜的环境中,一种细菌的一部分不断分裂产生新的细菌,另一部分则死亡.为研究这种细菌的分裂情况,在培养皿中放入m个细菌,在1小时内,有的细菌分裂为原来的2倍,的细菌死亡,此时记为第一小时的记录数据.若每隔一小时记录一次细菌个数,则细菌数超过原来的10倍的记录时间为第(       )
A.6小时末 B.7小时末 C.8小时末 D.9小时末
【答案】A
设表示第n小时末的细菌数,依题意有,
,则是等比数列,首项为,公比,
所以.依题意,,即,所以,
由于,
又,所以,所以第6小时末记录的细菌数超过原来的10倍,
故选:A.
5.(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在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中,,,则(       )
A.1 B.9 C. D.
【答案】B
因为为各项为正的等比数列,,,
所以
故选:B
6.(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已知等比数列的公比为,前项和为,则“”是“”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D
若,则,即,所以,数列为递增数列,
若,,
所以,“”是“”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故选:D.
7.(2022·福建龙岩·模拟预测)如图所示的“数字塔”有以下规律:每一层最左与最右的数字均为2,除此之外每个数字均为其两肩的数字之积,则该“数字塔”前10层的所有数字之积约为(       )
A. B. C. D.
【答案】C
根据题意可得,“数字塔”中第行第个数均为的形式,该“数字塔”前10层的所有数字之积
根据指数运算可知,则按原位置排列即构成杨辉三角,可得为二项式系数,则第行数字的和为二项式系数之和等于
∴前10层的所有数字之和
该“数字塔”前10层的所有数字之积
,则
故选:C.
8.(2022·安徽·合肥市第十一中学高二期末)设等比数列的前项和为,若,则(       )
A. B. C. D.
【答案】C
解:因为数列为等比数列,则,,成等比数列,
设,则,则,
故,所以,得到,所以.
故选:C.
二、多选题
9.(2022·全国·高二单元测试)已知数列是等比数列,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数列是等比数列
B.若,,则
C.若数列的前n项和,则
D.若,则数列是递增数列
【答案】AD
由数列是等比数列,设公比为,
则是常数,故A正确;
由,,则,即,
所以,故B错误;
若数列的前n项和,
则,,

成等比数列,,
即,解得,故C错误;
若,则,数列是递增数列;
若,则,数列是递增数列,故D正确.
故选:AD
10.(2022·吉林·长春十一高高二期末)已知是等比数列的前项和,下列结论一定成立的是(       )
A.若,则 B.若,则
C.若,则 D.若,则
【答案】AC
解:A、若,则,所以,故本选项正确;
、,则无法判定的正负,所以的正负也无法判定,故本选项错误;
、,则,若时,;若,,故本选项正确;
、若,若,时,;若,,当时,则,所以,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AC.
11.(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设是各项为正数的等比数列,q是其公比,是其前n项的积,且,,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B. C. D.与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