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一章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课前)-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课前课中课后同步试题精编(Word版 含解析).docx


初中 七年级 上学期 地理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1页296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第一章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课前)-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课前课中课后同步试题精编(Word版 含解析).docx
文档介绍:
试卷第2页,总2页
试卷第2页,总2页
【人教版七上】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
(课前)
一、填空题
1.________可以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起伏和坡度陡缓。
二、解答题
2.请填空。
(1)地表有高山,有低地,地表的高低起伏常用________地形图来表示。
(2)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______。
(3)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叫____________。
(4)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______。
(5)等高线地形图中,相邻两条等高线的海拔差值,叫做______。
3.判读山体部位:填字母。
(1)AB中,坡度较缓的是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坡度较陡的是_______,原因:___________。
试卷第2页,总2页
试卷第2页,总2页
(2)山峰是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山脊是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山谷是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陡崖是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鞍部是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地形图上,把不同高度和深度的范围,着上不同的颜色(海洋则着上深浅不同的______色),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到地表的高低形态和海底的起伏状况,这种地图叫______地形图。
5.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中。
(1)通常绿色表示______,海拔一般在______米以下。
(2)地势起伏较大,海拔在500米以下的是______。
(3)海拔在500米以上,面积较大,外围陡峭、内部起伏较为和缓,的是______。
(4)海拔在500米以上,具有耸立的山峰、陡峭的山坡的是______。
(5)四周高,中间低的是______。
答案第2页,总4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答案第2页,总4页
参考答案
1.地形剖面图
【详解】
地形剖面图,是沿地表某一直线方向上的垂直剖面图,它是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绘制的,能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
2.
(1)等高线
(2)海拔
(3)相对高度
(4)等高线
(5)等高距
【分析】
本题组主要以等高线地形图为材料,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意义、海拔、相对高度和特点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能力和地理实践力的素养。
(1)地表有高山,有低地,地表的高低起伏常用等高线地形图来表示,等高线地形图有山顶、山脊、山谷、陡崖和鞍部五种陆地地形。
(2)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海拔。我国各地面点的海拔,均指由黄海平均海平面起算的高度。例如甲处海拔为1500米。
(3)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叫相对高度。例如甲乙的相对高度是1500-500=1000米。
(4)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等高线一般不能相交,相交的地方时陡崖。
(5)等高线地形图中,相邻两条等高线的海拔差值,叫做等高距,一幅图中,等高距一定相同或相等。
答案第2页,总4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答案第2页,总4页
3.(1) A 等高线稀疏 B 等高线稠密
(2) C和D 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
(3) A 等高线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
(4) B 等高线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
(5) F 等高线重叠
(6) E 两个山峰之间
【分析】
本题组主要等高线地形图以为材料,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五种地形部位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掌握课本知识能力和地理实践力的素养。
(1)AB中,坡度较缓的是A,原因:等高线稀疏;距离较长;坡度较陡的是B,原因:等高线稠密,距离较短。
(2)山峰是C和D,原因: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是山最高的地方。
(3)山脊是A,原因:等高线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也叫分水岭。
(4)山谷是B,原因:等高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