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一上册地理湘教版第1章 第四节 地球的结构练习题及答案解析.doc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地理 湘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6页591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高一上册地理湘教版第1章 第四节 地球的结构练习题及答案解析.doc
文档介绍:
一、选择题
地震波在不同的传播媒介中,波速往往会发生不同的变化,科学家利用这一原理探究地球内部结构。据此回答1~2题。
1.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时科学家们发现在距离地面大约2 900千米深处横波速度突然降低为零,纵波速度也突然降低,这说明了(  )
A.地球内部存在着岩浆
B.该深度上下层次的温度变化明显
C.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的厚度不同
D.该深度上下层次的物质组成存在很大差异
2.人们在生产活动中还常利用地震波(  )
A.传递声音信号      B.进行地质探矿
C.调查农作物虫害情况 D.测量山峰的高度
【解析】 第1题,根据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特性,即纵波传播速度较横波快,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分析知2 900千米上下层次的物质组成有很大差异。第2题,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特性不同,在矿物质中与在其周围介质中传播也不相同,故地震波可以用来进行地质探矿。
【答案】 1.D 2.B
读下图,分析地震波波速的变化以了解地球内部的圈层构造,回答3~4题。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壳 ②—地幔 ③—地核
B.在①层中的地震波波速随深度加深而增快
C.甲波由①层进入②层波速急剧上升
D.乙波无法通过地幔
4.图中的X处即为(  )
A.莫霍面 B.古登堡面
C.岩石圈与软流层交界 D.内核与外核交界
【解析】 第3题,根据深度和波速的大小、变化可知,①为地壳和地幔、②为外核、③为内核;甲波由①层进入②层波速急剧降低;乙波为横波,在地幔中也可通过。第4题,X为地幔和地核的界面,是古登堡面。
【答案】 3.B 4.B
读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5.图示地区的地壳厚度(  )
A.由西向东逐渐增厚
B.由北向南逐渐增厚
C.由东向西逐渐增厚
D.由南向北逐渐增厚
6.图中M和N位于的地形区分别是(  )
A.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
B.青藏高原、四川盆地
C.黄土高原、汾河谷地
D.四川盆地、大别山区
7.若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其0千米处为(  )
A.海平面 B.岩石圈底部
C.莫霍面 D.软流层中部
【解析】 第5题,从图中地壳等厚度线的分布状况可知,我国大陆部分地壳从东向西逐渐增厚。第6题,结合M、N两地的地理位置和地壳厚度特点分析,
可知M处为四川盆地,N处为大别山区。第7题,地壳厚度0千米处应为莫霍界面。
【答案】 5.C 6.D 7.C
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这些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结合“地球圈层构造示意图”,回答8~10题。
8.图中所示的圈层A、B、C分别是(  )
A.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生物圈、岩石圈、水圈
C.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
9.B圈层是一个(  )
A.不连续、有规则的圈层
B.连续、不规则的圈层
C.连续、有规则的圈层
D.不连续、不规则的圈层
10.A圈层不同于其他圈层的特点是(  )
①只有A圈层具有生命存在的条件 ②不单独占有空间,渗透于其他圈层之中 ③占有独立空间,厚度约为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