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一上册地理湘教版第3章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练习题及答案解析.doc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地理 湘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7页370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高一上册地理湘教版第3章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练习题及答案解析.doc
文档介绍:
一、选择题
1.我国的江汉平原,地貌以平原为主,在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下,地表生长了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林下发育了红壤,林内栖息着灵猫、猕猴等典型动物。这里河网密集,水循环活跃,水生动物丰富多样,构成了一幅典型的江南水乡景观。该资料反映了(  )
A.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B.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C.南方地理环境的独特性
D.自然地理要素的独立性
【解析】 该资料反映了江汉平原地形、气候、土壤、生物、水文等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答案】 B
2.关于地形与土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陡峭的山坡上,地表疏松物质迁移速度较快,逐渐发育成深厚的土壤
B.阳坡的蒸发量大,水分状况较阴坡好
C.阳坡接受太阳辐射多于阴坡,温度状况比阴坡好
D.地形是土壤形成中比较活跃的影响因素
【解析】 在陡峭的山坡上,地表疏松物质迁移速度较快,土壤肥力流失严重;阳坡的蒸发量大,水分状况不如阴坡好;生物是土壤形成中比较活跃的影响因素。
【答案】 C
黄土高原曾经是森林茂密、农业发达的地区,但明清以来森林覆盖率逐渐下降到不足1%,水土流失严重,河道淤塞,旱涝灾害频发。据此回答3~4题。
3.材料显示导致黄土高原地理环境发生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水文 D.植被
4.本材料反映了地理环境具有(  )
A.差异性 B.均衡性
C.整体性 D.稳定性
【解析】 第3题,由题干知黄土高原是由于植被的破坏造成水土流失、环境变化。第4题,自然环境某一要素的变化,引起其他要素的相应变化,反映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答案】 3.D 4.C
下图为某地区地理环境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引起该地环境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地壳上升 B.砍伐植被
C.气候变化 D.农业开发
6.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变化主要体现了(  )
A.地理环境的独特性 B.地理环境的区域性
C.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D.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解析】 该图反映了由于地壳的上升,导致背风坡降水减少,植被由森林逐渐变为荒漠,反映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答案】 5.A 6.D
(2012·南通高一检测)洋面封冻产生的效应叫做洋面封冻效应,下图为洋面封冻效应与水、气候、生物相互作用关系示意图。读下图完成7~8题。
7.根据图中各项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数字①、②、③所代表的内容分别是(  )
A.①气候变暖、②温室作用加强、③气候变暖
B.①气候变冷、②温室作用减弱、③气候变冷
C.①气候变暖、②温室作用减弱、③气候变冷
D.①气候变冷,②温室作用加强、③气候变暖
8.图中所示的各项内容之间的平衡,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
A.整体性 B.差异性
C.规律性 D.不均衡性
【解析】 第7题,洋面封冻阻断了洋流的热输送,导致气候变冷,生物光合作用减弱,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温室作用加强,导致全球变暖。第8题,图中所示内容,体现了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整体性。
【答案】 7.D 8.A
读下面“云南路南石林地区不同植被下土层空气中CO2浓度示意图”,完成9~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