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一上册地理中图版第3章 第2节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练习题及答案解析.doc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地理 中图版

1340阅读234下载7页674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高一上册地理中图版第3章 第2节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练习题及答案解析.doc
文档介绍:
一、选择题
1.(2012·滨州期末)右图体现了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各环境要素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理环境的各要素对环境的影响是相同的
B.我国西北地区物理风化弱,化学风化强
C.气候要素直接影响生物、水文等要素,但生物、水文不会对气候要素产生影响
D.气候要素的变化导致该地区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变化
【解析】 陆地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一个统一的有机体,推动地理环境发展变化,气候要素是西北内陆地理环境形成的主要因素。干旱地区物理风化强,湿润地区化学风化强。
【答案】 D
下图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读图完成2~3题。
2.松花江和珠江水文特征不同,关键是图中哪个箭头所起的作用(  )
A.①     B.②    
C.③     D.④
3.能表示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的箭头是(  )
A.⑤ B.⑥
C.⑦ D.⑧
【解析】 第2题,河流的水文特征包括径流量大小、流量的季节变化、结冰期、含沙量等方面,而这些方面与河流流域内的气候密切相关。松花江地处东北,为温带季风气候区,而珠江流经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两条河流由于气候不同,水文特征差异很大。第3题,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的形态,主要是由于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图中
⑥表示水文对地貌的影响。
【答案】 2.A 3.B
(2012·盐城调研)读漫画“把云留住”,完成4~5题。
4.与该漫画主题最贴切的环境问题是(  )
A.洪水灾害 B.大气污染
C.森林破坏 D.温室效应
5.此图体现了区域地理环境的(  )
A.整体性 B.差异性
C.开放性 D.同一性
【解析】 第4题,漫画反映的主题是植被破坏导致区域内涵养水源能力下降,气候变干,土地沙化更加严重。第5题,图中反映了植被破坏引起降水减少、土地沙化、环境恶化等问题,体现了区域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点,即“牵一发而动全身”。
【答案】 4.C 5.A
(2012·浙江会考)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高山林线海拔高度变化示意图(单位:m)。读图完成6~7题。
6.该地区髙山林线的海拔高度变化呈现(  )
A.垂直分异规律 B.地方性分异规律
C.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D.经度地带分异规律
7.影响该分异规律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B.热量
C.水分 D.光照
【解析】 第6题,该地区髙山林线的海拔高度变化呈现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的趋势,这是纬度地带分异规律的体现。第7题,影响纬度地带分异规律的主导因素是热量。
【答案】 6.C 7.B
读我国某山地垂直自然带示意图,完成8~9题。
8.图中①②③代表的自然带依次是(  )
A.针叶林带、高山灌木林带、积雪冰川带
B.针叶林带、积雪冰川带、高山灌木林带
C.高山灌木林带、针叶林带、积雪冰川带
D.积雪冰川带、高山灌木林带、针叶林带
9.该山南坡比北坡垂直自然带显著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南坡(  )
①纬度低 ②相对高度大 ③向阳坡 ④迎风坡
A.③④ B.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第8题,按照垂直自然带谱,针阔混交林带上面应为针叶林带,再向上是高山灌木林带,高寒荒漠带上面为冰川带,故选A。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