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基限时练(五) 地球的圈层结构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60分)
2010年4月10日上午波兰总统卡钦·斯基乘坐的专机不幸发生坠毁,造成90多人遇难。据此完成1~2题。
1.多数的空难事件发生在(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臭氧层 D.电离层
2.该层易发生空难的主要原因是( )
A.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
B.大气高度电离
C.气温最高
D.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1~2.解析 对流层中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导致飞机飞行环境不稳定,最易发生空难事件。
答案 1.A 2.D
2010年4月14日冰岛南部埃亚菲亚德拉冰盖火山连续爆发,浓密的火山灰上升至6 000米的高空。据此完成3~5题。
3.火山喷发的岩浆主要来自( )
A.地壳 B.下地幔
C.地核 D.软流层
4.火山喷发的火山灰主要弥漫在( )
A.高层大气 B.电离层
C.对流层 D.平流层
5.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3~5.解析 第3题,软流层一般被认为是岩浆的发源地。第4题,对流层在高纬度的厚度约为8~9 km,因此火山灰主要存在于对流层之中。第5题,火山喷发出来的火山灰首先在大气圈中迁移,然后进入水圈和生物圈,而后再进入岩石圈。
答案 3.D 4.C 5.A
读图,完成6~7题。
6.为了探测莫霍面的情况,在图中①~④地同时进行了地震波的测定,其中最迟得到从莫霍面传来的地震波的地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7.在图中四点用地震波可能探测到石油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7.解析 第6题,地壳越厚,地震波的传播时间越长。结合四地经纬网图可知①位于马六甲海峡中,②位于波斯湾中,③位于马达加斯加岛,④位于直布罗陀海峡中,只有③地位于陆地上,地壳最厚。第7题,四地中马六甲海峡附近和波斯湾地区有丰富的石油资源。
答案 6.C 7.A
8.下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某日5次观测到的近地面气温垂直分布示意图。当日天气晴朗,日出时间为5时,由图中信息可分析出( )
A.5时、20时大气较稳定
B.12时、15时出现逆温现象
C.大气热量直接来自太阳辐射
D.气温日较差自下而上增大
解析 图中显示,该地5时、20时近地面出现逆温现象,大气较稳定。12时、15时近地面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无逆温现象。气温在5时和15时之间的温差由近地面向上明显减小。
答案 A
读某地地震波速度随深度的变化图,完成9~11题。
9.该地震波应是( )
A.纵波 B.横波
C.纵横波 D.无法判断
解析 根据横坐标显示3~6 km/s的速度,可知是横波。
答案 B
10.该地莫霍界面大约位于地下( )
A.5千米处 B.17千米处
C.33千米处 D.2 900千米处
解析 从图上看地震波(横波)的波速在地下5 km处突然增大,说明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地区。
答案 A
11.该地可能位于( )
A.116°E,40°N B.90°E,30°N
C.南极点 D.经度180°,纬度0°
解析 图中横波显示地壳厚度的为5 km,参照供选各项确定的实际位置,可知D点在太平洋。
答案 D
地质学家经常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据此完成12~13题。
12.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海底储有石油的是(实线为纵波,虚线为横波)( )
解析 图A中横波消失,说明该处有液体物质,可能储有石油。
答案 A
13.某海域海底发生地震,此时震中附近船只上的人会感到( )
A.只有上下颠簸
B.只有前后、左右摇晃
C.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D.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解析 由于横波不能通过液体物质传播,故震中附近船上的人只会感到上下颠簸。
答案 A
读秀丽的黄果树瀑布景观图,完成14~15题。
14.该景观图体现出的地球圈层的个数是(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15.该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 )
A.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且都相互联系
B.图中的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
C.图中的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
D.图中各圈层的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
14~15.解析 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