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图版高一上册地理必修一模块综合检测题及答案解析.doc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地理 中图版

1340阅读234下载11页1.43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中图版高一上册地理必修一模块综合检测题及答案解析.doc
文档介绍:
模块综合检测
(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读黄赤交角示意图(图中①为黄赤交角),回答1~2题。
1.太阳直射点位于图中P点时,北半球的节气应是(  )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2.若图中②角比现在增大2°,则(  )
A.黄赤交角变为25°26′
B.太阳直射的范围将缩小4个纬度
C.回归线的度数将变为24°26′
D.地球上出现极昼极夜的范围将扩大两个纬度
【解析】 第1题,图中P点位于北回归线,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的节气为夏至。第2题,图中②角为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如果②角增大2°,则黄赤交角就减小2°,将变为21°26′,那么太阳直射点就在南北纬21°26′之间运动,直射的范围将缩小4个纬度;地球上出现极昼极夜的地区变为南北纬68°34′~90°,范围缩小了4个纬度。因此选B。
【答案】 1.B 2.B
某同学用地球仪(作为地球)和灯泡(作为太阳)演示地球的运动,以及由此产生的自然现象。据此回答3~4题。
3.地球仪放置在桌面上,轴XY与桌面的夹角应是(  )
A.90° B.23°26′
C.66°34′ D.60°
4.该演示能够反映地球运动产生的自然现象不包括(  )
A.昼夜交替 B.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C.极昼极夜 D.极光
【解析】 第3题,显然图中的桌面代表黄道平面,地轴与黄道平面之间的夹角为66°34′。第4题,该演示能够反映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交替现象,也能反映出地球公转导致的直射点回归运动和极昼极夜现象,但无法反映太阳活动产生的极光现象。
【答案】 3.C 4.D
5.读图,若图中甲、乙、丙表示地球表面三个不同气压带,箭头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则乙表示(  )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极地低气压带
C.副热带高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
【解析】 气流由乙处向甲、丙两侧流动,说明气压带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答案】 C
(2012·浙江会考)下图为2011年8月某日“风云三号”气象卫星遥感图像。完成6~7题。
6.A处的风向为(  )
A.西北 B.东北
C.东南 D.西南
7.此时“风云三号”还有可能监测到(  )
A.西南出现旱情 B.江南出现霜冻
C.华南出现沙尘 D.东北出现寒潮
【解析】 第6题,图示为台风云图,A处位于台风中心的南部,风向为西南风。第7题,此时为8月,B、C、D选项不可能出现在夏季。
【答案】 6.D 7.A
(2012·广东会考)下图为太平洋洋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8~10 题。
8.图中①②③④洋流为寒流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9.图中甲处有世界著名的渔场,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暖流流经海域,海水温暖
B.寒流流经海域,人迹罕至
C.寒暖流交汇区,饵料丰富
D.不受洋流影响,风平浪静
10.洋流对乙地沿岸气候的影响是(  )
A.降温增湿 B.降温减湿
C.增温减湿 D.增温增湿
【解析】 第8题,图中①为北赤道暖流,②为日本暖流,③为北太平洋暖流,④为加利福尼亚寒流。第9题,甲处渔场位于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的交汇处。第10题,乙地沿岸是东澳大利亚暖流,对沿岸有增温增湿的作用。
【答案】 8.D 9.C 10.D
11.(2012·连云港期末)下面地质构造或地貌示意图明显错误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 丁图所示地貌为地堑,中部岩层下沉,两侧岩层相对上升,图中箭头绘制错误。
【答案】 D
12.(2012·广州期中)读下图,引起热带季雨林带下限高度在世界分布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世界热带季雨林垂直分布示意图
A.纬度 B.降水量
C.海拔 D.光照
【解析】 在山地自然带中,基带与山地所处的纬度自然带一致,因此,纬度位置决定了基带分布的高度,也就决定了各自然带的下限高度。
【答案】 A
(2012·南宁期末)读南美洲示意图,回答13~14题。
13.下列有关图中各点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和②地纬度相同,因此其气候类型也相同
B.③地的多雨期和南京的多雨期基本一致
C.④地的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D.⑤位于离海洋不远的温带地区,因此降水较多
14.下面四幅图表示的气候类型与③地相同的是(  )
【解析】 第13题,①、②两地的纬度虽然相同,但大气环流形式不同,因此气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