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铝 金属材料
第1课时 铝与铝合金
课后篇巩固提升
A组 基础巩固
1.实验室用Al2(SO4)3制取Al(OH)3,最合适的试剂是( )
A.NaCl B.H2SO4
C.NH3·H2O D.KNO3
解析Al2(SO4)3与氨水反应可生成Al(OH)3沉淀,故C项正确。
答案C
2.铝能用于冶炼难熔的金属如Fe、Mn等,这是因为铝( )
A.具有***
B.导电性好
C.熔点低
D.具有还原性,且冶炼反应中放出大量的热
解析铝能用于冶炼难熔金属,首先是因为铝的性质比这些难熔的金属活泼,还原性强;其次是铝能与难熔金属的氧化物组成铝热剂,在冶炼反应中放出大量的热,使被置换出的金属呈现熔融状态而分离出来。
答案D
3.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MgO、Al2O3的熔点很高,可制作耐高温材料,工业上也可电解氧化物冶炼对应的金属
B.明矾溶于水形成的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可用于水的净化
C.铜能与***化铁溶液反应,该反应可以用于印刷电路板的制作
D.铝比铁活泼,但铝制品比铁制品在空气中耐腐蚀
解析MgO、Al2O3的熔点很高,可制作耐高温材料,工业上制备金属镁是电解熔融***化镁,制备金属铝是电解熔融的氧化铝,A项错误;明矾[KAl(SO4)2•12H2O]中的Al3+在水溶液中可生成Al(OH)3胶体,具有吸附悬浮杂质的作用,可用于水的净化,B项正确;铜能与***化铁溶液发生反应:Cu+2Fe3+2Fe2++Cu2+,可以用于制作印刷电路板,C项正确;铝表面存在致密的氧化膜,可以保护铝不被进一步腐蚀,D项正确。
答案A
4.用铝箔包装0.1 mol金属钠,用针在铝箔上扎一些小孔,放入水中,完全反应后,用排水法收集产生的气体,则收集到的气体为( )
A.O2和H2的混合气体
B.0.05 mol H2
C.小于0.05 mol的H2
D.大于0.05 mol 的H2
解析根据化学反应2Na+2H2O2NaOH+H2↑知,0.1 mol Na和水反应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05 mol,根据2Al+2NaOH+6H2O2Na[Al(OH)4]+3H2↑知,NaOH还能与Al反应生成氢气,所以最终得到氢气的物质的量大于0.05 mol,故D项正确。
答案D
5.甲、乙两烧杯中各盛有100 mL 3 mol·L-1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铝粉,反应结束后所生成的气体体积比为1∶2,则加入的铝粉的质量为( )
A.5.4 g B.3.6 g C.2.7 g D.1.8 g
解析据反应方程式:
2Al+6H+2Al3++3H2↑,①
2Al+2OH-+6H2O2[Al(OH)4]-+3H2↑。②
首先分析铝与酸、碱反应时谁过量:若酸、碱均足量(或过量),则它们分别与等质量的铝反应时产生等体积的氢气,而实际产生H2的体积比为1∶2,这表明与酸反应时铝过量,与碱反应时铝不足。据此可根据反应①中酸的量求出与Al反应产生的H2为0.15 mol;根据反应②不足量的Al与足量的NaOH反应产生的H2为0.30 mol,从而求出加入的Al为0.20 mol,即5.4 g。
答案A
6.向甲溶液中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