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2023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全国版) 第3章 专题强化5 牛顿第2定律的综合应用.docx


高中 高二 下学期 物理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7页1006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2023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全国版) 第3章 专题强化5 牛顿第2定律的综合应用.docx
文档介绍:
专题强化五 牛顿第二定律的综合应用
目标要求 1.知道连接体的类型以及运动特点,会用整体法、隔离法解决连接体问题.2.理解几种常见的临界极值条件.3.会用极限法、假设法、数学方法解决临界极值问题.
题型一 动力学中的连接体问题
1.连接体
多个相互关联的物体连接(叠放、并排或由绳子、细杆、弹簧等联系)在一起构成的物体系统称为连接体.连接体一般(含弹簧的系统,系统稳定时)具有相同的运动情况(速度、加速度).
2.常见的连接体
(1)物物叠放连接体:两物体通过弹力、摩擦力作用,具有相同的速度和加速度
速度、加速度相同
(2)轻绳连接体:轻绳在伸直状态下,两端的连接体沿绳方向的速度总是相等.
速度、加速度相同
速度、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不同
(3)轻杆连接体:轻杆平动时,连接体具有相同的平动速度.
速度、加速度相同
(4)弹簧连接体:在弹簧发生形变的过程中,两端连接体的速度、加速度不一定相等;在弹簧形变最大时,两端连接体的速度、加速度相等.
3.整体法与隔离法在连接体中的应用
(1)整体法
当连接体内(即系统内)各物体的加速度相同时,可以把系统内的所有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分析其受力和运动情况,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对整体列方程求解的方法.
(2)隔离法
当求系统内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内力时,常把某个物体从系统中隔离出来,分析其受力和运动情况,再用牛顿第二定律对隔离出来的物体列方程求解的方法.
(3)处理连接体方法
①共速连接体,一般采用先整体后隔离的方法.如图所示,先用整体法得出合力F与a的关系,F=(mA+mB)a,再隔离单个物体(部分物体)研究F内力与a的关系,例如隔离B,F内力=mBa=F
②关联速度连接体
分别对两物体受力分析,分别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列出方程,联立方程求解.
考向1 共速连接体
例1 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有两个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木块1和2,中间用一条轻绳连接,两木块的材料相同,现用力F向右拉木块2,当两木块一起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水平面是光滑的,则m2越大绳的拉力越大
B.若木块和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绳的拉力为+μm1g
C.绳的拉力大小与水平面是否粗糙无关
D.绳的拉力大小与水平面是否粗糙有关
答案 C
解析 设木块和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以两木块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μ(m1+m2)g=(m1+m2)a,得a=,以木块1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T-μm
1g=m1a,得a=,系统加速度与木块1加速度相同,解得FT=F,可见绳子拉力大小与动摩擦因数μ无关,与两木块质量大小有关,即与水平面是否粗糙无关,无论水平面是光滑的还是粗糙的,绳的拉力大小均为FT=F,且m2越大绳的拉力越小,故选C.
例2 (多选)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A、mB的A、B两物块紧靠在一起放在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上,两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用始终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恒力F推A,使它们沿斜面向上匀加速运动,为了增大A、B间的压力,可行的办法是(  )
A.增大推力F
B.减小倾角θ
C.减小B的质量
D.减小A的质量
答案 AD
解析 设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对A、B整体受力分析,有F-(mA+mB)gsin θ-μ(mA+mB)gcos θ=(mA+mB)a,对B受力分析,有FAB-mBgsin θ-μmBgcos θ=mBa,由以上两式可得FAB=F=,为了增大A、B间的压力,即FAB增大,应增大推力F或减小A的质量,增大B的质量.故A、D正确,B、C错误.
力的“分配”
两物块在力F作用下一起运动,系统的加速度与每个物块的加速度相同,如图:
地面光滑
m1、m2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地面粗糙
 
m1、m2与固定粗糙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
以上4种情形中,F一定,两物块间的弹力只与物块的质量有关且F弹=F.
考向2 关联速度连接体
例3 (2022·山东师范大学附中高三月考)如图所示,足够长的倾角θ=37°的光滑斜面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根轻绳跨过定滑轮,一端与质量为m1=1 kg的物块A连接,另一端与质量为m2=3 kg的物块B连接,绳与斜面保持平行.开始时,用手按住A,使B悬于空中,释放后,在B落地之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所有摩擦均忽略不计,不计空气阻力,sin 37°=0.6,cos 37°=0.8,g取10 m/s2)(  )
A.绳的拉力大小为30 N
B.绳的拉力大小为6 N
C.物块B的加速度大小为6 m/s2
D.如果将B物块换成一个竖直向下大小为30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