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高中物理第1课时 功 功率和功能关系.docx


高中 高三 上学期 物理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8页588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高中物理第1课时 功 功率和功能关系.docx
文档介绍:
专题二 功和能
第1课时 功 功率和功能关系
专题
复****定位
解决问题
本专题主要培养学生应用功能关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考重点
功和功率的分析与计算;动能定理的应用;机械能和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功能关系的理解和应用。
题型难度
以选择题为主,一般考查功和功率的分析、动能定理的应用以及功能关系的理解,题目难度较大。
1.几种力做功的特点
(1)重力、弹力、静电力做功与路径无关。
(2)摩擦力做功的特点
①单个摩擦力(包括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还可以不做功。
②相互作用的一对静摩擦力做功的代数和总等于零,在静摩擦力做功的过程中,只有机械能的转移,没有机械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相互作用的一对滑动摩擦力做功的代数和不为零,且总为负值。不仅有相互摩擦的物体间机械能的转移,还有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转化为内能的量等于系统机械能的减少量,等于滑动摩擦力与相对位移的乘积。
③摩擦生热是指滑动摩擦生热,静摩擦不会生热。
2.几个重要的功能关系
(1)重力的功等于重力势能减少量,即WG=-ΔEp。
(2)弹力的功等于弹性势能减少量,即W弹=-ΔEp。
(3)合力的功等于动能的变化,即W=ΔEk。
(4)重力(或系统内弹力)之外的其他力的功等于机械能的变化,即W其他=ΔE。
(5)系统内一对滑动摩擦力做的功是系统内能改变的量度,即Q=Ff·x相对。
1.功和功率的求解
(1)功的求解:W=Flcos α用于恒力做功,变力做功可以用动能定理或者图像法来求解。
(2)功率的求解:可以用定义式P=来求解,如果力是恒力,可以用P=Fvcos α来求解。
2.动能定理的应用技巧
若运动包括几个不同的过程,可以全程或者分过程应用动能定理。
高考题型1 功和功率的分析与计算
【例1】 (多选)[2021·陕西宝鸡市高考模拟(一)]商场的智能扶梯如图1所示,扶梯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θ,扶梯没有站人时以较小的速度v1匀速向上运动,当质量为m的人踏上自动扶梯的水平踏板时,扶梯会自动以加速度a向上匀加速运动,经过时间t加速到较大速度v2后再次匀速向上运动。已知电梯在加速过程人上升的竖直高度为h,人手未接触电梯扶手,重力加速度为g。则(  )
图1
A.电梯在加速过程中人处于超重状态
B.加速过程中踏板对人的摩擦力不做功
C.加速过程电梯对人做的功为m(v-v)
D.当扶梯以速度v2匀速运动时,支持力做功的功率为mgv2sin θ
答案 AD
解析 电梯在加速过程中,竖直方向上,人所受的合力向上,支持力大于重力,因此人处于超重状态,A正确;加速过程中,踏板对人的摩擦力水平向右,摩擦力对人做正功,B错误;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加速过程电梯对人做的功W=m(v-v)+mgh,C错误;扶梯匀速运动时,支持力与重力平衡,因此支持力做功的功率P=mgv2sin θ,D正确。
【拓展训练1】 (多选)(2021·江苏徐州市大许中学阶段性考试)质量为2 kg的物体,放在动摩擦因数μ=0.1的水平面上,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拉力做的功W和物体发生的位移x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g=10 m/s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2
A.此物体在OA段做匀速直线运动,且此过程中拉力的最大功率为6 W
B.此物体在OA段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且此过程中拉力的最大功率为15 W
C.此物体在AB段做匀速直线运动,且此过程中拉力的功率恒为6 W
D.此物体在AB段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且此过程中拉力的最大功率为6 W
答案 BC
解析 对物体受力分析,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f=μmg=2 N,由题图可知,斜率表示物体所受拉力的大小,OA段的拉力F=5 N,AB段的拉力F′=2 N,所以物体在OA段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AB段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D错误;在OA段物体所受的拉力为5 N,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速度最大时,拉力的功率最大v=at,x=at2,a=,代入数据得v=3 m/s,拉力的最大功率Pmax=Fv=15 W,选项B正确;在AB段,物体以3 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此过程中拉力的功率恒为P′=F′v=6 W,选项C正确。
高考题型2 动能定理的应用
1.基本思路
(1)确定研究对象和研究过程。
(2)进行“两个分析”,即运动分析和受力分析,确定初、末速度和各力做功情况。
(3)利用动能定理全过程或者分过程列式。
2.应用技巧
(1)动能定理是根据恒力做功和直线运动推导出来的,但是也适用于变力做功和曲线运动。
(2)在涉及位移和速度而不涉及加速度和时间问题时,常选用动能定理分析。
(3)动能定理常用于分析多运动过程问题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